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67
    -0.08 (-0.63%)
     
  • 富時100

    8,186.05
    +43.90 (+0.54%)
     
  • 紐約期油

    80.36
    +0.03 (+0.04%)
     
  • 金價

    2,332.20
    +3.20 (+0.14%)
     
  • 美元

    7.8077
    -0.0024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2%)
     
  • 歐元

    8.3802
    -0.0007 (-0.01%)
     
  • Bitcoin

    65,128.11
    -418.36 (-0.64%)
     
  • CMC Crypto 200

    1,352.15
    -37.25 (-2.68%)
     

基金一周20億買A股 港走資

港股缺乏方向,恒指昨微挫6點。(黃俊耀攝)
港股缺乏方向,恒指昨微挫6點。(黃俊耀攝)

港股昨缺乏方向,成交淡靜,恒指跌6點(不足0.1%)收市,成交額低於千億元,是逾一個月最少。雖然中港股市升勢暫歇,但摩根士丹利引述資金流數據指出,中國股市最新一周淨吸資近20億元;高盛統計亦發現,中資股於過去8周當中有7周出現吸資。

恒指觸萬九 收跌6點成交縮

恒指昨低開13點後,早段一度倒升最多173點,觸及萬九關,午後反覆回吐,維持好淡爭持格局,收市微挫6點,報18821點。國指下跌2點(0.03%),收報6686點;科指低收9點(0.3%),報3854點。主板成交額977億元,是4月18日以來最低。「港股通」錄得41.66億元淨流入,連續9天吸資。截至今晨1時30分,恒指夜期報18714點,跌75點,低水107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8763點,較港收市低58點。

線上醫療股逆市炒上,阿里健康(0241.HK)抽高一成,是昨日升幅最大的恒指及科指成份股;京東健康(6618.HK)漲2.3%,平安好醫生(1833.HK)揚升3.1%。航運股有力再上,藍籌東方海外(0316.HK)大升4.6%,太平洋航運(2343.HK)及中遠海控(1919.HK)同樣收高超過3%。

A股偏軟,滬指下滑14點(0.5%),收報3109點;深成指挫116點(1.2%),收報9391點。兩市成交額7417億元人民幣,為差不多4個月低。外資昨經「滬深股通」合共淨賣出50.5億元人民幣A股。

大摩整合截至5月22日止當周資金流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基金全周有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淨流入,單計A股一周共2.6億美元(約20.3億港元)淨買入。大摩指出,主動型歐資及美資基金持續沽出A股,但沽貨步伐較之前大為放慢;港股則出現走資,與日本及德國股市均為成熟市場中,三大走資最嚴重的股市。

廣告

主動型機構持倉仍低於基準

高盛日前發表報告稱,中資股過去8周當中,有7周資金淨流入,規模屬溫和。該行數據反映,流入中資股的資金主要買入H股,其次是美國上市的預託證券(ADR)。截至4月底止,全球互惠基金對整體中資股的配置比重為5.7%,主動型基金對整體中資股的平均輕倉程度,相較這些基金的基準指數低340個基點。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儘管A股短期有整固,預計首波買入中國股票的資金依然會停留在A股。該行估算,中國股市今年經歷整固後將繼續向上,倘內房企穩,股市明年表現或更強。他又提到,內地上市公司,特別是互聯網板塊,於降本增效之下利潤有所改善,且股份回購與派息都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