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69
    -0.06 (-0.47%)
     
  • 富時100

    8,180.58
    +38.43 (+0.47%)
     
  • 紐約期油

    80.38
    +0.05 (+0.06%)
     
  • 金價

    2,328.20
    -0.80 (-0.03%)
     
  • 美元

    7.8080
    -0.0021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4%)
     
  • 歐元

    8.3656
    -0.0153 (-0.18%)
     
  • Bitcoin

    65,075.19
    -559.64 (-0.85%)
     
  • CMC Crypto 200

    1,355.14
    -34.26 (-2.47%)
     

大茶飯│恒指季檢快手大熱(青冰)

恒指季檢快手大熱
快手自2023年次季開始,已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盈利。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恒指季檢在本周五收市後公佈,由於港股氣氛在過去兩星期急速升溫,對港股的熱情返晒埋嚟,所以季檢估染藍又會多返好多人留意。一如既往,青冰的篩選準則由恒生綜合指數大型及中型成份股開始,先剔除過去一年(TTM)沒盈利的公司,以往會立即刪走金融及地產類的股份,因為恒指成份股已太多了,但由於符合要求又大市值的股份愈來愈少,今次姑且將市值最大的金融及地產股留低,只選一隻。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經過篩選後,如果順序以市值作排列,當中有不少雙重上市的中概股在前列,不過大部分都在流通量成交測試裡不合格,如貝殼(2423.HK)、百勝中國(9987.HK)、中通快遞(2057.HK)及華住(1179.HK),在七除八扣後,餘下的十大染藍名單包括了最大市值的內銀交行(3328.HK)及最大市值的地產股太古地產(1972.HK),不過相信染藍的機會不高。

餘下的十大染藍名單包括了最大市值的內銀交行及最大市值的地產股太地,不過相信染藍的機會不高。
餘下的十大染藍名單包括了最大市值的內銀交行及最大市值的地產股太地,不過相信染藍的機會不高。 (VCG via Getty Images)

快手(1024.HK)自2023年次季開始,已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盈利,而在2023年全年亦錄得盈利,所以在恒指染藍「盈利潛規則」這測試上已經合格,如果今次都大熱倒灶,證明恒指公司是需要連續四個季度有盈利,咁青冰認為機會比較低,加上市值逾二千億元,所以快手會是今次的大熱門。唯一要挑剔的是北水近期連續七天減持快手,所以股價明顯跑輸其他科技股,但既然騰訊(0700.HK)短視頻業務咁勁,快手無理由會差,博染藍之餘仲可以博埋下周的業績。

快手自2023年次季開始,已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盈利,而在2023年全年亦錄得盈利,所以在恒指染藍「盈利潛規則」這測試上已經合格。
快手自2023年次季開始,已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盈利,而在2023年全年亦錄得盈利,所以在恒指染藍「盈利潛規則」這測試上已經合格。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新東方教育(9901.HK)無論在盈利、市值及流通量成交全部合格,按理已可染藍,但過去兩次季檢都落選,未知是否hit中了恒指公司的一些潛規則,以往也有些股份是如此,表面上的數字全部OK,但最終次次落選。比亞迪電子(0285.HK)現時市值762億元,亦有機會在今次染藍,不過比較吃虧的是恒指公司將佢歸類為資訊科技類,跟快手一樣,以往除了在成份股擴容初期,較少會同類股份同時加入,是比亞迪電子的隱憂。至於華潤燃氣(1193.HK)及昆侖能源(0135.HK)在ESG方面得分會比較吃虧,兩者勝在是公用股類別,是為黑馬。

再數落去便是比較冷門的名創優品(9896.HK)及京東物流(2618.HK),兩者的市值約六百億元,不算太大,前者連續兩個年度賺錢,流通量成交亦合格,後者在2023年度扭虧,亦連續三個季度錄得盈利,不過兩股的市值仍然較細,只能當比較邊緣的選擇,或者等多一、兩季,繼續交出好業績,市值上到800億樓上,應該就更有機會。

青冰

http://www.fb.com/chingbing888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