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73
    +0.18 (+1.44%)
     
  • 富時100

    8,213.49
    -11.84 (-0.14%)
     
  • 紐約期油

    81.30
    +0.40 (+0.49%)
     
  • 金價

    2,317.90
    +4.70 (+0.20%)
     
  • 美元

    7.8075
    -0.0015 (-0.02%)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1 (+0.14%)
     
  • 歐元

    8.3447
    +0.0064 (+0.08%)
     
  • Bitcoin

    60,760.45
    -734.36 (-1.19%)
     
  • CMC Crypto 200

    1,262.58
    -3.56 (-0.28%)
     

【媽媽的神奇小子】當「蘇樺偉」遇上蘇樺偉 梁仲恆明白克服缺陷要先承認傷口的存在

【體路專訪】每個人身上總會有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可能是不擅交際、可能是畏高、可能是身體先天有殘疾。正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想起這些「傷口」時,會處之泰然還是仍難以平復?如果仍隱隱作痛,這套講述香港傷殘運動員蘇樺偉故事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或許能令你與飾演「偉仔」的梁仲恆得到同樣的感悟:「蘇樺偉教曉我,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缺陷,然後你就可以克服這些缺陷。」

演員飾演人物傳記電影主角其中一個難處,就是要以觀眾信服的方式把主人翁的形象,例如談吐和小動作等呈現出來,所以梁仲恆能否還原「偉仔」的神態絕對會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構成影響。原是舞台劇演員、今次首度出演電影的梁仲恆亦花了不少時間翻看蘇樺偉過去的訪問片段,嘗試模仿他的外型:「我覺得外在還原度是對這個角色最重要的原素,如果無法在從外型扮演『偉仔』,其實整個角色都不會成立,那麼就算演技再好也沒有意思。」梁仲恆亦有閱讀蘇樺偉的自傳《赤道上的金牌》,從中了解「偉仔」與母親的感情,更花時間摸索如何在呈現偉仔說話不清的特點,以及觀眾聆聽對白之間取得平衡:「你平常需要很專心地聆聽『偉仔』說話,但電影並不容許這樣做。如果觀眾需要很辛苦地聆聽對白,可能他們首10分鐘已失去興趣。」



梁仲恆為了演好「偉仔」,更需要接受田徑訓練。自小接觸游泳和籃球等運動的他卻笑言訓練「超辛苦」,更透露自己開始訓練前並不喜歡跑步:「因為我覺得跑步很乏味,就是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到我正式接受田徑訓練,開始跑短跑後又覺得這個項目其實頗刺激,但很辛苦。因為我在訓練過程中曾經拉傷,但其實大半年的拍攝時間是中等長度,我亦想做好準備拍攝這部電影,所以就算我受傷亦沒有停止拍攝。」

兩個「蘇樺偉」再次遇上 偉仔令仲恆忘記煩憂

前香港殘奧代表蘇樺偉及舞台劇演員梁仲恆,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名字竟然有一段不解緣。梁仲恆透露兩人在同一個屋邨長大,所以他小時候已經見過偉仔,及後兩人相繼搬屋後亦碰巧成為鄰居。如今「偉仔」一角又由這位多年的鄰居飾演,使梁仲恆開始相約蘇樺偉跑步、吃飯和打機,冀藉此對「偉仔」有更深的了解,可能這意味着兩人在命運的率引下注定要再次相遇。

廣告

談到兩人的相處片段,彼此有沒有一些深刻的互動,梁仲恆靜默思索片刻:「我們之間並沒有最深刻的互動,但我跟『偉仔』一起,他經常會令我很開心。無論我們一起跑步還是食東西,我都可以透過這個人忘記外界的事物。」對於自己為甚麼能令「仲恆」有這樣的感受,「偉仔」只一臉靦腆地表示:「不知道啊。」「裝傻你就最強。」「仲恆」笑道。蘇樺偉坦言,大家平時聊天都只是說說笑或日常工作而已:「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聽到那麼簡單的大道理,幾乎全程一臉嚴肅的梁仲恆突然無法藏起這個由心而發的笑容。同一句說話,如果出自別人的口裡可能未必有那麼大的威力,也許就是「偉仔」身上的陽光氣息為梁仲恆的內心世界添了幾分色彩。

那些偉仔教曉仲恆的事

蘇樺偉天生患上痙攣,令他的聽力和平衡力等皆不及其他人,但這位「神奇小子」成功克服先天劣勢,自1996年阿特蘭大殘奧開始連續4屆取得金牌。「其實每個人都有缺陷,只是其他人不是痙攣而已。」有人或會因「偉仔」的病患而避忌,但梁仲恆卻直言,會視他的痙攣為一種「缺陷」,「蘇樺偉教曉我,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缺陷,然後你就可以克服這些缺陷。」他以蘇媽媽與「偉仔」的相處再解釋謂:「我初時盡量不會在『偉仔』面前提起殘障的事情,但他的媽媽會笑、戲弄他。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不歧視』。」

梁仲恆飾演「偉仔」後,不但被後者的經歷感動,更打通了運動員舞台劇和演員之間的橋樑。「仲恆」認為短跑與演戲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例如他花了很多年練習,但成敗只取決於比賽那十多秒;我花兩至三個月排戲,成敗只取決於戲劇那個半鐘至兩個鐘。」田徑跑道和舞台劇另一個共通點,就是兩個項目都要「一take過」,他表示:「槍聲一響,偉仔就必須繼續跑。於我而言,戲幕一打開,我便需要演下去。」



偉仔內心剖白 冀電影可以勉勵殘疾人士

總是露出其招牌笑容的蘇樺偉,與像是心情沉重的梁仲恆形成強烈對比,就如「冰與火」的交集。「偉仔」覺得與「仲恆」就如朋友般相處,「仲恆」亦願意遷就行動不便的「偉仔」,「有一次跟他吃飯,我不能夾食物,他亦會幫助我。」他又觀察到「仲恆」與自己相處後有所得着:「例如我是一個很喜歡笑的人,所以他在我面前都會笑,盡量都會跟我分享一些開心事。」的確,兩人並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經歷,但就是這些小事一點一點地累積,令兩位「神奇小子」的友誼與日俱增。

東京殘奧會將在本月24日展開,恰巧《媽媽的神奇小子》於殘奧舉行前約兩星期上映,曾經在這個大型運動會奪得5面金牌的偉仔,對有一套關於自己的電影上映感到高興,更希望電影能夠勉勵其他殘疾人士:「只要透過訓練,其他殘疾人士都可以取得跟我一樣的成績。」

看見退役後仍然充滿正能量的「偉仔」,依舊能把身上的陽光氣息感染梁仲恆,我此時明白何謂「心態決定高度」。「行得比人慢,跑得比人快。」是蘇樺偉的缺陷,亦可以是他的天賦,就因為他接受自己的缺陷後保持樂天,才能夠把這種天賦運用出來,成就一段神奇故事。

圖:麥景智、文:實習記者鄧文滔

相關報道:

【有片】蘇樺偉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預告公開真摯動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媽媽的神奇小子】當「蘇樺偉」遇上蘇樺偉 梁仲恆明白克服缺陷要先承認傷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