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 小時 30 分鐘
  • 恒指

    18,116.42
    +43.52 (+0.24%)
     
  • 國指

    6,483.42
    +18.93 (+0.29%)
     
  • 上證綜指

    2,966.66
    +16.66 (+0.56%)
     
  • 滬深300

    3,475.39
    +17.49 (+0.51%)
     
  • 美元

    7.8092
    +0.0006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10%)
     
  • 歐元

    8.3544
    -0.0109 (-0.13%)
     
  • 英鎊

    9.901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1.34
    +0.51 (+0.63%)
     
  • 金價

    2,324.00
    -6.80 (-0.29%)
     
  • Bitcoin

    61,584.00
    +467.44 (+0.76%)
     
  • CMC Crypto 200

    1,278.53
    -5.25 (-0.41%)
     

宏觀視野│石油美元瓦解 美元霸權衰落(邱古奇)

石油美元瓦解 美元霸權衰落
多家媒體報道,沙特決定不再與美國續簽石油美元協議,終結歷時50年的石油美元時代。 (Boy_Anupong via Getty Images)

近日發生兩件國際大事,分別來自沙特阿拉伯和歐盟,影響相當深遠。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沙特不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

多家媒體報道,沙特決定不再與美國續簽石油美元協議,終結歷時50年的石油美元時代。今後沙持出售石油,除了續收美元,還會收取人民幣、歐元、日圓等貨幣。若報道屬實,將大大削弱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加快全球去美元化進程。

1974年6月8日,美沙簽訂協議,沙特承諾只以美元作為石油計價貨幣,自此石油美元體系確立。在工業時代,石油為全球所需,各國要買石油,就得儲備美元,美元因而成為主要儲備貨幣,配合美國的強大軍力,美元霸權由是形成。

沙特加入貨幣橋意義重大

目前未見沙特就終止協議發表官方聲明,有關報道未必百分百準確。但可以確定的是,沙特中央銀行本月初正式參與由中國主導的跨境央行數字貨幣(CBDC)試驗項目,成為「貨幣橋」(mBridge)的全面合作夥伴。「貨幣橋」是一個多邊央行數字貨幣項目,其成立目的,是為了探索並實現以央行數字貨幣為核心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

沙特中央銀行本月初正式參與由中國主導的跨境央行數字貨幣(CBDC)試驗項目,成為「貨幣橋」(mBridge)的全面合作夥伴。
沙特中央銀行本月初正式參與由中國主導的跨境央行數字貨幣(CBDC)試驗項目,成為「貨幣橋」(mBridge)的全面合作夥伴。 (HASSAN AMMAR via Getty Images)

「貨幣橋」試驗成功,參與國將可繞過由美國主導的SWIFT系統,透過跨境央行數字貨幣進行交易結算。加入「貨幣橋」,意味沙特願意接納美元以外的貨幣進行石油貿易,此舉同樣會削弱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進一步推動去美元化,只是過程相對較慢而已。

事實上,沙特當年願意締結石油美元協議,主要是尋求美國保護,如今沙特與世仇伊朗在中國斡旋下達成和解,沙特如今的軍事實力也非當日可比,再沒有必要緊靠美國的保護傘。

廣告

此外,去美元化也符合沙特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美國濫發鈔票,美元長期大貶值,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訂立時,1盎司黃金兌35美元,今天同樣的1盎司黃金,已漲至2,300美元樓上,升值65倍,長期持有美元在經濟上絕不化算。另一方面,美元武器化已成為美國慣用的政治手段,有俄羅斯前車可鑑,持有大量美元美債的沙特,尋求去美元十分正路。

或緩或急,石油美元體系正頻臨瓦解。在可見的將來,美元作為儲備和交易貨幣的地位在不會消失,但肯定大為褪色。美元霸權日薄西山,從長線投資角度看,美債再也不是穩健的資產,黃金每次調整都可以吸納。

另一件大事是歐盟右傾,歐洲議會最近大選,右翼黨團大捷,中間及左翼黨團失利,個別歐洲國家變天或醞釀變天,比利時首相已決定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屬的中間派復興黨慘敗,得票率不及極右政黨國民聯盟的一半,為勢所逼下宣布解散國會,在巴黎奧運前先作兩輪國會選舉投票,馬克龍政府隨時變成跛腳鴨。另一個「老歐洲」德國,極右政黨另類選擇黨得票大增,中間偏左的「紅綠燈」聯合政府壓力沉重。

意大利右翼女總理上台後退出一帶一路,近期卻努力修補對華關係。
意大利右翼女總理上台後退出一帶一路,近期卻努力修補對華關係。 (ALESSANDRO DELLA VALLE via Getty Images)

歐洲右傾未必盡是壞事

談到歐洲右翼政黨,大家聯想到的是反移民、疑歐、民粹主義、國家優先、貿易保護主義、反對氣候政策等等,與歐洲目前的政策大相徑庭。分析普遍認為,右派得勢將促使歐洲諸國更重視本國利益,歐洲一體化難以更進一步,限制甚至拒收移民難民,可能不再緊跟美國指揮棒,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以及加強貿易壁壘等。

不過就中國而言,歐洲右傾未必盡屬壞事。首先右派也有「親中」的,例如匈牙利的歐爾班政府就對中國很友善。意大利右翼女總理上台後退出一帶一路,近期卻努力修補對華關係。這些右翼政府「親中」主要是考慮本國利益,而不是歐盟整體或美國的利益。由此推論,右傾的歐洲未必再緊隨美國對華的強硬主場。

至於對華貿易壁壘,右派的確可能更為熱衷,但決定歐盟貿易政策的歐盟執委會由中間派把持,但在極度親美的馮德萊恩領導下,並不見得在對華貿易上有多友善,歐盟最近對中國汽車加徴關稅,正是由馬克龍和馮德萊恩推動。

歐洲右傾是大勢所趨(篇幅所限原因不贅),政局不明朗意味歐股、歐元和歐債或要付出較大的風險溢價,大家宜留意法國國會選舉的結果,馬克龍若成為跛腳鴨,歐元資產的風險溢價可能會擴大。

邱古奇

資深投資者、資深財經專欄作家

本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