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67
    -0.08 (-0.63%)
     
  • 富時100

    8,186.37
    +44.22 (+0.54%)
     
  • 紐約期油

    80.36
    +0.03 (+0.04%)
     
  • 金價

    2,332.20
    +3.20 (+0.14%)
     
  • 美元

    7.8078
    -0.0023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2%)
     
  • 歐元

    8.3794
    -0.0015 (-0.02%)
     
  • Bitcoin

    65,128.11
    -418.36 (-0.64%)
     
  • CMC Crypto 200

    1,352.15
    -37.25 (-2.68%)
     

工研院攜手六家國際大廠 布局台灣2035年產業

工研院今 (12) 日表示,全球經貿局勢瞬息萬變,產業發展雖面臨挑戰、卻也蘊含無限機遇,工研院作為臺灣產業的創新引擎,也攜手六大國際大廠,舉辦「創新 50 洞見新未來」國際論壇,探討 2035 年未來趨勢觀察與產業案例,幫助臺灣提前佈局未來產業新商機。

工研院此次邀請半導體設備龍頭應用材料公司 (AMAT-US)、美國玻璃大廠康寧 (Corning Incorporated)、德商默克 (Merck)、英國科學儀器公司牛津儀器 (Oxford Instruments)、日商三菱電機 (Mitsubishi Electric) 與全球著名汽車動力系統及測試設備公司李斯特 (AVL List GmbH) 等。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表示,創新是經濟的核心價值,過去 50 年,工研院致力投入創新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讓臺灣在全球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

隨著氣候變遷、人口老化、數位發展成為全球未來共同面臨的挑戰,工研院已展開「2035 技術策略與藍圖」,佈局「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方向,邀請國際合作夥伴共同探討未來解決方案,以創新科技儲備產業未來競爭力。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指出,工研院已擬定「2035 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方向,透過跨領域合作強化產業全球競爭力,此次邀請美、英、日、歐駐台領袖及國際合作夥伴參與,強化臺灣與國際夥伴的連結,為全球供應鏈的可靠與穩定奉獻心力。

廣告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認為,工研院未來聚焦四大應用領域,並根據這些領域的共通需求,厚植「人工智慧與資安」、「半導體晶片」、「通訊」、與「智慧感測」等四大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發展;而將技術產業化過程中,國際合作是成功關鍵,必須積極掌握國際新局勢,藉由深化跨領域合作優勢,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強韌生態鏈。

應用材料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面對最新一波運算浪潮襲來,對產業帶來挑戰,但同時也創造許多新商機,以半導體產業來說,必須積極運用創新的研發能量,即時掌握商機,也不可忽略產業成長與碳足跡息息相關,在全球減碳浪潮下,沒有企業能只顧經濟發展而不推動減碳工作。

以應用材料為例,在半導體領域持續拓展市場同時,也非常重視 ESG 永續發展,並已開發一套架構,目的是希望與整個產業生態系合作,創造一條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

更多鉅亨報導
廣運、其陽攜手工研院 將在Computex展發表浸沒式冷卻技術
淨零能源業快速發展 工研院領台廠培養電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