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72
    -0.03 (-0.24%)
     
  • 富時100

    8,173.82
    +31.67 (+0.39%)
     
  • 紐約期油

    80.36
    +0.03 (+0.04%)
     
  • 金價

    2,328.10
    -0.90 (-0.04%)
     
  • 美元

    7.8080
    -0.0021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4%)
     
  • 歐元

    8.3668
    -0.0141 (-0.17%)
     
  • Bitcoin

    65,261.26
    -476.41 (-0.72%)
     
  • CMC Crypto 200

    1,357.80
    -31.60 (-2.28%)
     

巴基斯坦業務大裁員 阿里巴巴出海路坎坷

這家電商巨頭旗下的子公司Daraz表示將裁員11%,就在幾周前,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京東宣佈將關停東南亞電商業務

重點:

  • 巴基斯坦電商平台Daraz宣佈將裁員11%,一周後,據報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又在印度作出重大撤資舉動

  •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電商企業要想在海外取得成功,可能需要更好地實現本地化,而不是簡單複製它們在國內的成功

西一羊

中國幾個電商巨頭在海外的發展最近紛紛遭遇挫折,在不同國家的業務陷入困境,導致裁員甚至關停。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和全球經濟不景氣,這些困難表明,它們在向外輸出國內取得的成功時,面臨的困難正日漸增加,迫使它們應對無效的本地化戰略和工作文化衝突等挑戰。

最新的挫折來自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巴基斯坦電子商務網站Daraz Group,其首席執行官Bjarke Mikkelsen在2月6日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宣佈將裁員11%。阿里巴巴於 2018 年從德國公司Rocket Internet手中收購了Daraz,該網站自稱為南亞領先的電子商務平台。

Mikkelsen表示,Daraz的增長勢頭在 2022 年大幅放緩,原因包括俄烏戰爭,以及「飆升的通脹擾亂了供應鏈和經濟」。因此,該公司進行裁員是為了準備應對「當前的市場現狀,並確保Daraz能夠長期蓬勃發展」。

Daraz並不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一個在過去兩年業務放緩的全球資產。除Daraz外,這家中國領先的電商公司還營運另外三個全球性平台:專注於東南亞市場的Lazada、跨境電商平台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以及專注於中東市場的Trendyol。

廣告

據阿里巴巴最新季報顯示,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裏,Lazada、全球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加起來的訂單按年下降3%,但它沒有公布有關各平台單獨業績的更多細節。

事實上,阿里阿巴巴不是唯一一個出海遇阻的。

它在國內的競爭對手京東(JD.US; 9618.HK)在東南亞也一直難以看到起色,並最終於1月31日證實了廣泛傳言,宣佈關閉在印尼和泰國的電商業務。它補充說,關停電商後,那些地區的業務將把重點轉向為當地客戶提供「供應鏈基礎設施」,繼續在東南亞、歐洲和北美打造倉儲和物流業務。

各大電商最近遭遇的困難,部分因素是這些中國公司無法控制的,如全球經濟疲弱,以及中國與美國和印度等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

一些國家電子商務相關法律的變化,也影響了中國公司的電商業務走出海外。在之前的財報中,阿里巴巴將全球速賣通訂單下降歸咎於歐洲稅收規則的重大變化。2021年,歐盟取消豁免價值低於22歐元(147元)的跨境包裹增值稅,打擊了對該公司B2C業務的需求。

儘管如此,正如分析師和行業專家所說,由於中國電商企業的背景和全球化營運經驗相對缺乏,它們還面臨許多其他具體挑戰。

本地化挑戰

許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學習如何將產品和服務本地化。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中國互聯網公司作為全球企業的歷史還很短,短期內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有很多。

他以中國臭名昭著的「996」企業文化為例(意思是高科技公司的員工從週一到週六工作6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這種文化幫助推動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公司在國內的崛起,並獲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馬雲和劉強東辯護。但張周平表示,這種文化恐怕不適合它們在海外的企業。

蝦皮就發生過這種企業文化所導致的衝突,這是一個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電商平台,由中國出生的李小冬創立,得到了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的支持。

據中國的科技媒體品玩去年8月的一篇報道,由於來自中國的新任首席技術官的一番言論,在新加坡員工當中引起軒然大波,讓這場文化衝突達到了高潮。

據報道,在公司的一次全員大會上,有員工對加班時間過長提出了擔憂,表示動輒要到晚上9點半才能結束工作,該名首席技術官不但沒有詢問該員工的工作情況,更當眾表示:「9點半下班很晚嗎?」

蝦皮對這位首席技術官的任命,是該公司大規模引進中國員工計畫的一部分,此舉削弱了新加坡本地員工的話語權,導致長達一年的動盪局面,期間管理層頻繁更迭。據品玩的那篇報道,該公司越來越多地將其核心業務和營運從新加坡轉移到中國大陸,包括深圳和北京。該報告引述多名蝦皮員工的話稱,到去年8月,深圳和新加坡的員工數量比例達到了4:1,打破了之前的平衡。

在前兩年採取大規模擴張戰略後,蝦皮去年變得謹慎起來,最近關閉了在歐洲和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在截至去年9月的6個月裏,其母公司冬海集團(SE.US)已經削減了約7,000個工作崗位,也就是大約10%的員工。

雖然蝦皮借由騰訊對冬海集團的投資而獲其支持,但騰訊作為中國領先的遊戲營運商,並沒有從電子商務中獲得重大收入,而且它認為對這家新加坡公司的投資更多的是出於財務考慮,而不是戰略考慮。話說回來,蝦皮最近的麻煩可能會給希望走向全球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敲響警鐘,提醒它們需要考慮當地的工作和其他習俗。

另一方面,中國近期另一個重大的全球電子商務擴張,是來自低價專家拼多多(PDD.US),該公司針對美國市場的平台Temu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這項業務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尚未清楚它的長期表現會如何,也不清楚在營運中是否出現了工作文化方面的問題。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中國電商企業進軍全球的努力取得好壞參半結果,其他中國互聯網巨頭可能會追隨京東的腳步,剝離部分國際業務。多家媒體本周報道稱,阿里巴巴已經出售了所持印度線上支付服務提供者Paytm剩餘的3.1%股份,完全退出了這家印度本土大型支付公司。之前阿里巴巴放棄了與Paytm建立更具戰略意義的合作夥伴關係的希望。

去年初,有報道稱騰訊已減持冬海集團股份,持股比例從21.3%降至18.7%,套現30億美元(206億元)。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表示,騰訊未來可能會繼續減持冬海股份,這取決於其自身的資金需求以及蝦皮的發展狀況。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