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238.99
    -788.50 (-1.18%)
     
  • CMC Crypto 200

    1,404.51
    -13.36 (-0.94%)
     

憂鬱與憂鬱症不一樣,出現這九種現象要小心

(圖片取自pixabay)

 

近日知名美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疑因憂鬱症發作在飯店上吊自殺,享壽61歲。

 

雖然現代人生活水準遠勝以往物資缺乏的時代,卻也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工作壓力而產生許多文明病,憂鬱症發病率也攀升。近十幾年來有許多知名人士因為憂鬱症而自殺,如張國榮、崔真實、倪敏然等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遇到不順遂一定會感到憂鬱,這並不需要過度擔心,怕就怕分不清楚憂鬱與憂鬱症的差別,因而延誤治療時機。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球約有3.5億名憂鬱症患者,其中卻只有一半不到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

 

與一般料想的不一樣,憂鬱症被視為生理性疾病,導因於體內神經傳導物質不正常的分泌;比如血清素分泌異常,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負面回憶,導致長時間的情緒低落,這需要就醫檢查,對症下藥做藥物控制,協助改善內分泌問題。

 

通常,產生憂鬱情緒是有原因的,比如失戀、工作不順遂、親友過世等等;如果心情過一段時間後慢慢平復,這是正常的。而若心情的低落是沒來由的,或是與遭受同樣困境、壓力的人相較,自己「鬱卒」的時間明顯較長,程度上也比較強烈,這時最好就醫做心理諮詢,檢查是否有憂鬱症方面的問題。雖然憂鬱與憂鬱症不同,但鬱卒感或過大的壓力確實會引發憂鬱症。

 

「情緒低落」與「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這兩個現象是憂鬱症的常見現象,其他還有「體重下降或上升」、「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或有強烈罪惡感」、「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猶豫不決」、「嗜睡或失眠」、「動作變得遲緩」、「失去活力、易疲倦」等等。如果自身符合以上各現象的五項以上,且持續兩週,可能就是罹患了憂鬱症,要盡快赴醫檢查。

廣告

 

台灣人憂鬱症的發病年齡平均數約為40歲,過半會在20~50歲之間發作。根據《聯合新聞網》,台灣憂鬱症患者的求助率僅20%。更糟糕的是,看診一個月後回診的比率僅一半左右,且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就診一次後就中斷治療,有復發的風險。另外,憂鬱症不僅會產生心理、生理症狀,也可能產生認知功能障礙,使人無法正常上班、上學,甚至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事務,這需要專業的治療與親友的協助與關懷,才能漸漸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