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20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78.57
    +209.47 (+1.18%)
     
  • 國指

    6,455.70
    +80.79 (+1.27%)
     
  • 上證綜指

    2,982.38
    -14.63 (-0.49%)
     
  • 道指

    39,308.00
    -23.90 (-0.06%)
     
  • 標普 500

    5,537.02
    +28.01 (+0.51%)
     
  • 納指

    18,188.30
    +159.54 (+0.88%)
     
  • Vix指數

    12.09
    +0.06 (+0.50%)
     
  • 富時100

    8,171.12
    +49.92 (+0.61%)
     
  • 紐約期油

    83.88
    +1.07 (+1.29%)
     
  • 金價

    2,369.40
    +36.00 (+1.54%)
     
  • 美元

    7.8101
    -0.0035 (-0.04%)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1
    -0.0001 (-0.15%)
     
  • 歐元

    8.4233
    +0.0293 (+0.35%)
     
  • Bitcoin

    59,650.32
    -2,333.59 (-3.76%)
     
  • CMC Crypto 200

    1,251.96
    -82.95 (-6.21%)
     

【新聞點評】「黃金」興衰

隨着電腦進一步普及化,現時已很少人會「砌機」,令「黃金電腦商場」出現「執笠潮」。(中新社資料圖片)
隨着電腦進一步普及化,現時已很少人會「砌機」,令「黃金電腦商場」出現「執笠潮」。(中新社資料圖片)

本港「執笠潮」續受熱議,縱使某個月份「每10間執笠有16間新開張」,但這種情況似乎在市區街道及商場並不普遍。例如曾經是香港科技產品集中地、國際聞名的深水埗「黃金電腦商場」,近日據報「十室五空」,步入「死場」狀態。實際上,「黃金」最初賣的並非科技產品,而是主打時裝批發,後來隨着本港工業及經濟轉型,才變身為「電腦商場」。該特色熱點近年走下坡並非純因宏觀景氣,也關乎環球科技趨勢及本港時代變遷。

嚴格來說,黃金電腦商場屬於深水埗混合式建築物「黃金大廈」的地面(G/F)及地庫(basement)樓層,該廈的一樓(1/F)是另一著名商場「高登電腦中心」,再上方設有5座12層高住宅物業,合共提供395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300多至700多方呎。

上世紀重建後主打時裝批發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大廈」原址前身為南針製造廠。該公司成立於1928年,其後發展為亞太區最大型電筒生產商之一,創辦人是富商招福申(本港多家大學設有招氏家族名義的獎學金)。及至1970年末,三家新晉華資地產商攜手取得南針製造廠的重建發展權,該三家公司當時剛冒起,須集合力量才可推動這個大計劃;但三方現今皆已赫赫有名,就是長實(1113.HK)、新地(0016.HK)和新世界(0017.HK)。

言歸正傳,在「黃金大廈」於1980年落成初期,地面和一樓分別是戲院和酒樓,地庫商場則由大批成衣批發商租賃經營,供買家挑選貨辦。事關當時很多製衣廠設於青山道一帶,但買手「巡廠」頗為費時,故部分批發商選址「黃金」設立門店,方便買手「睇辦」(就像今日的深圳南油服飾批發市場)。劉德華初出道時主演1983年港產片《毀滅號地車》,其經典的結局一幕正是在「黃金」地庫拍攝,導演安排一輛私家車硬闖商場穿梭,從影片可見場內充斥成衣商店。

香港在八十年代屬亞太區半導體重鎮,包括Infineon、Fairchild、Motorola等巨企都在港設廠。
香港在八十年代屬亞太區半導體重鎮,包括Infineon、Fairchild、Motorola等巨企都在港設廠。 (Paolo KOCH via Getty Images)

隨着本港工業轉型,製衣業自八十年代開始北移,同時電子生產業在香港蓬勃發展。正如2022年10月出版的美國暢銷書《晶片戰爭》(Chip War)所述,香港在八十年代屬亞太區半導體重鎮,包括Infineon、Fairchild、Motorola等巨企都在港設廠,每年生產大量晶片、記憶體、電路板等產品銷往歐美,當時台積電、Nvidia等公司尚未誕生。

廣告

與此同時,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逐步確立,密切融入各種國際潮流。蘋果和IBM的首款個人電腦分別於1977年和1981年面世,但當時售價高昂,本港部分電子廠商利用手上的設備和零件,嘗試生產「複製版」的蘋果及IBM電腦,售價比正版便宜一半以上。首批「老翻」電腦正是在「黃金」地庫出售,迅即大受歡迎,還吸引海外旅客來港「尋寶」。

砌機熱潮興起 改作電腦商場

「黃金」地庫的電腦、配件及軟件商店愈開愈多,取代了原本的成衣店。及至八十年代末,該商場的大業主索性把地面(原為「黃金戲院」)連同地庫命名為「黃金電腦商場」。隨後第三波電腦熱潮愈演愈烈,不再局限於少數發燒友,連中學生做功課也要有電腦。惟當時一部名廠電腦頗為昂貴,人們遂自行「砌機」,即是分別選購處理器、底板、硬碟等部件「砌」成一部電腦,可節省約三成成本。當時「黃金」作為全港電腦部件集散地,幾乎每日都擠得水洩不通,堪稱其黃金時代。

「黃金大廈」一樓原本是酒樓,大業主在九十年代初把它另闢為「高登電腦中心」,並斥重金裝修,令該「新場」予人感覺時尚和明亮。相比之下,「黃金電腦商場」就顯得老舊和陰暗。因此「高登」面世後,從「黃金」吸走大量客流,電腦迷到訪深水埗時,第一站往往是行樓梯上一樓巡一個圈,有時間才落地面及地庫逛逛。

在「腦場」盛世日子,由於「高登」本身面積有限,所以「黃金」仍有其價值,雙方構成分工合作。不少商戶於兩個商場都租有舖位,在「高登」主要出售價格高、體積小的產品,例如處理器、顯示卡、記憶體等;在「黃金」則擺賣大件產品,包括熒幕、機箱、印表機之類。

不少新世代年輕人家中不再擺放「大大部」的枱式電腦,拿着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tablet)已夠用。
不少新世代年輕人家中不再擺放「大大部」的枱式電腦,拿着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tablet)已夠用。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經濟轉型縮影 陷入身份危機

然而,當電腦硬件進一步普及化,現在Dell、HP、聯想(0992.HK)等品牌的套裝式個人電腦已很便宜,憑着大量採購零部件,其終端售價甚至比「砌機」更划算,還附帶維修保養服務。因此,除了極少數注重自選配件的發燒友,已沒什麼人會「砌機」。消費者只需到品牌官網訂一部套裝式電腦,一兩日內便會送到府上,再沒必要踩落深水埗採購。況且,不少新世代年輕人家中不再擺放「大大部」的枱式電腦,拿着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tablet)已夠用。

目前「高登」商戶的生意已愈來愈難做,紛紛縮減舖面;至於被視為「後備」的「黃金」就更不用說了。例如一些商戶原本在兩個商場都租有舖位,往往放棄「黃金」戰線,務求力保「高登」大本營。

正因如此,「黃金」的「執笠潮」除了受累於宏觀景氣,亦關乎科技消費趨勢,可說是受到雙重打擊。由電筒廠到成衣批發商場,再演變為區內有名的科技產品集中地,「黃金」的發展史曾經是香港經濟轉型的縮影。現在遭逢形勢變化而陷入身份危機,這個傳奇商場如同香港,也需要繼續求變,才可望再創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