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67
    -0.08 (-0.63%)
     
  • 富時100

    8,178.21
    +36.06 (+0.44%)
     
  • 紐約期油

    80.23
    -0.10 (-0.12%)
     
  • 金價

    2,323.30
    -5.70 (-0.24%)
     
  • 美元

    7.8078
    -0.0023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6%)
     
  • 歐元

    8.3657
    -0.0152 (-0.18%)
     
  • Bitcoin

    65,469.15
    -472.49 (-0.72%)
     
  • CMC Crypto 200

    1,360.48
    -28.92 (-2.08%)
     

歐對華電動車徵額外關稅最高38% 倘磋商無果7月實施 中方堅決反對

歐對華電動車徵額外關稅最高38% 倘磋商無果7月實施 中方堅決反對

美國拜登政府上月宣布把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調高至100%後,歐盟委員會亦出手,聲稱要保護公平競爭環境,宣布下月初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額外徵收最多38.1%臨時性反補貼關稅。

由於歐盟本已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10%稅率,意味總稅率最多達48%,進一步加劇貿易緊張局面。中國商務部及外交部隨即反擊,表明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衞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不滿內地補貼政策欠公平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聲明,正就此跟中國政府磋商,若雙方未能達成有效解決方案,臨時性關稅將自7月4日起,以保證金的形式徵收,到正式公布最終關稅(definitive duties),才會實際收取,通常在徵收臨時關稅後4個月內實施。

之前遭到歐盟抽樣調查的比亞迪(01211)、吉利汽車(00175)及上汽集團無一幸免,分別被徵收17.4%、20%及38.1%臨時性關稅。歐委會稱,根據實際情況計算相應的臨時關稅,以反映每家公司在抽樣調查後的補貼水平。

其他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調查的公司將面臨21%的關稅,涉及13家車廠,包括蔚來(09866)、小鵬汽車(09868)、長城汽車(02333)、東風集團(00489)及奇瑞汽車等。至於不配合調查的公司或者要徵收38.1%的關稅。

該委員會解釋,中國進口電動車對歐盟工業構成明顯且迫在眉睫的威脅,徵收反補貼關稅目的,乃消除中國電動車廠因為獲得不公平補貼而擁有的重大競爭優勢,從而保護歐盟及中國工業能在公平環境下競爭,強調不是要關閉歐盟大門,禁止這類產品進入。

廣告

歐盟委員會去年10月啟動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按規定須在13個月內完成,屆時歐委會決定是否徵收關稅,通常為期5年。除非歐盟各國政府以壓倒性多數表示反對,否則便要實施擬議的關稅。

目前歐盟成員國對加稅立場不一,德國、瑞典及匈牙利均反對加徵關稅,據報德國私底下曾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施壓,要求放棄反補貼調查,明顯游說失敗。

上述3個成員國需要爭取至少11個國家的支持,才能夠推翻委員會決定,據外媒報道,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會加入反對陣營,奢侈品大國意大利亦可能憂慮北京報復而投反對票,惟法國料不會作出退讓。

歐車廠批評無助加強競爭力

歐洲車廠普遍反對加徵關稅,德國車廠平治帶頭呼籲開放市場,事關中國佔公司總交付量的36%;此外,中國同樣是大眾(Volkswagen,港稱福士)和寶馬的最大市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Hildegard Mueller直言,歐盟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會推高貿易戰風險,而且不會增強歐洲汽車行業的競爭力。

電動車股昨日捱沽,蔚來及小鵬急滑8.5%及5.3%,比亞迪跌3.7%。蔚來稱,調查尚未得出結論,仍對解決方案抱有希望,會密切留意並做出符合公司最佳利益的決策。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衞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重申,自歐盟委員會啟動反補貼調查以來,中國相關企業均按照調查部門要求認真提供材料,但歐方在調查中傾向性地選取抽樣企業,濫用調查權,隨意擴大調查範圍,嚴重扭曲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