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72
    -0.03 (-0.24%)
     
  • 富時100

    8,173.46
    +31.31 (+0.38%)
     
  • 紐約期油

    80.31
    -0.02 (-0.02%)
     
  • 金價

    2,327.90
    -1.10 (-0.05%)
     
  • 美元

    7.8078
    -0.0023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4%)
     
  • 歐元

    8.3658
    -0.0151 (-0.18%)
     
  • Bitcoin

    65,283.93
    -430.41 (-0.65%)
     
  • CMC Crypto 200

    1,358.52
    -30.89 (-2.22%)
     

碧桂園危局 中國下一個恒大?

中國碧桂園 (02007-HK) 在周一(31 日)發布公告,預告上半年可能出現淨虧損。

碧桂園董事會表示,為了確保現金流安全,將積極考慮採取各種對策,包括壓降各項經營支出、加快回款安排、拓展融資管道、改善債務償還安排,並積極尋求政府及各方監管機關的指導和支持。

看到這樣的措辭,相信很多人會發出疑問:碧桂園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恒大 (03333-HK) ?

中國資深財經媒體人、《張維迎寓言經濟學》一書作者鄧新華表示,公開尋求支持一般包含兩層意思:

1、「我」出問題,社會影響會非常大。

2、這是經濟環境、行業的問題,不全是「我」的責任,正常情況下「我」再努力,也解決不了問題。

實際上,碧桂園的危局日前就出現端倪。

7 月 21 日,碧桂園發行的四個境內債均下跌逾 20%,多個境外債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7 月 25 日,市場盛傳畢馬威(KPMG)已被請來對碧桂園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盡職調查。

當時碧桂園的回應是,「被會計事務所盡調」的傳聞不實,創辦人楊國強和接班人楊惠妍均在總部正常上班。

去年碧桂園的營收為人民幣 4,303.7 億元,只比 2021 年少 900 多億元,但毛利降至 328.8 億元,股東應佔核心淨利潤降至 26.1 億元。可見碧桂園為了還債,基本是不顧利潤了。

去年中國 TOP50 上市建商員工數整體減員 15.91 萬人,其中碧桂園員工人數減少 30,773 人,銳減 30.56%,降幅全中國最大。

廣告

數據並顯示,碧桂園 2019 年拿地金額為 1,303 億元,但 2022 年拿地金額只有 61 億元。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額為 58 億元。鄧新華說,連續兩年拿地都這麼少,肯定無法支撐碧桂園持續業務運轉。

鄧新華進一步表示:「這麼點地,開發團隊、銷售團隊還有什麼工作可幹?從拿地斷崖式下滑,可見碧桂園真的是在斷腕保命了。」

與此同時,碧桂園股價也是一路走低。這幾年中,楊惠妍多次增持碧桂園股票,去年 12 月,楊惠妍出售碧桂園服務股票,套現資金約 50 億港元,借給碧桂園。

今年第 1 季,消費、外貿等數據都非常搶眼,房市成交大幅回暖。但時序進入第 2 季,數據又變難看,房市成交也降溫。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較去年同期下降 7.9%,降幅持續擴大。

對此鄧新華說,這不意味著問題沒有解決的希望,當經濟完成結構調整後,經濟仍然有機會再次進入擴張期。只是在這個調整期中,許多企業會過得非常痛苦。鄧新華並說:「碧桂園的危局,比恒大更具有代表性,絕不是它一家面臨這樣的問題。」

在調整階段,政府需要加速提出各種放鬆政策,以減少民營企業的陣痛,避免系統性風險。

最近,各種高層會議都釋出放鬆的信號。例如國務院在 7 月 31 日強調,要調整房地產政策,根據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鄧新華坦言,儘管官方鬆綁房市措施的信號很明確,但民眾信心恢復仍需要時間。畢竟,他們擔心一旦房價重回上升軌道,政府會不會又緊縮政策?如果是這樣,那現在買房豈不是坑?

更多鉅亨報導
碧桂園楊國強辭任主席 41歲女首富正式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