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5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95
    -0.0008 (-0.09%)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4
    +0.0000 (+0.06%)
     
  • 歐元

    8.3581
    +0.0002 (+0.00%)
     
  • 英鎊

    9.872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82.18
    +0.44 (+0.54%)
     
  • 金價

    2,345.30
    +8.70 (+0.37%)
     
  • Bitcoin

    61,598.17
    +187.07 (+0.30%)
     
  • CMC Crypto 200

    1,284.17
    +0.34 (+0.03%)
     

至中分析|追回蹉跎的十年|蔡志忠

經濟學者林奮強於2011年創辦了「香港黃金五十」政策研究組織,形容香港的黃金歲月在未來50年。當時他建議港府大興土木興建各類房屋,包括住宅、寫字樓、商場及醫院等,以滿足來自內地及全球各地的龐大需求。可惜港府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擴大規模造地建屋,相反不斷推出各項管理需求措施,令近年本港經濟停滯不前。

在過去10年的蹉跎歲月,香港錯失了不少機會,從當年視新加坡為競爭對手,到如今本地生產總值(GDP)先後被深圳及新加坡超越,都很值得我們反思。其實,香港經濟並非一直落後,之前的高增長期在2010至2015年,家庭入息中位數上升近四成,零售銷貨值也大增近五成,政府更是連年錄得盈餘。

後來港府害怕經濟過熱令樓市上升,為了壓抑樓價,推出一系列「樓市辣招」,雖然成功穩住樓價,卻也鎖死了成交,使交投量銳減一半以上。在骨牌效應之下,香港經濟這塊餅變得愈來愈小,或許這就是經濟萎縮的致命傷;加上2019年社會動亂和3年疫情的雙重夾擊,引致香港經濟持續衰退,更加進一步落後他人。

把握歷史機遇 做大香港塊餅

香港向來財政穩健,然而近年港府庫房入不敷支,赤字非常嚴重,如今財政儲備已越來越少。今屆政府政策較為開明進取,勇於闢地填海,如「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這些巨大的土地供應項目已經開始上馬;還有搶企業、搶人才行動非常積極,經常看到港府官員到國內外四處訪問。

大力拓展的方向是走對了,但是招商引資的力度略嫌不足,就像是努力做大了「香港塊餅」,但製造出來「塊餅」要賣得出去,要成功消化掉,經濟才可以繁榮。

廣告

展望未來,資金和人才將進一步由西向東移,香港必須把握歷史機遇,乘機解除一些長期被扭曲的措施,如樓市辣招、移民政策等等,讓市場正常化,重振疲弱的經濟,追回失落的10年。香港今後仍然有黃金50年,有危自然有機,只要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獨特優勢,把握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再引進國內外龍頭企業、科網巨頭公司等,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就一定能夠再次騰飛。

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蔡志忠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