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27 分鐘
  • 恒指

    18,252.32
    -224.69 (-1.22%)
     
  • 國指

    6,477.94
    -79.54 (-1.21%)
     
  • 上證綜指

    3,107.18
    -3.83 (-0.12%)
     
  • 滬深300

    3,607.90
    -5.62 (-0.16%)
     
  • 美元

    7.8156
    +0.0022 (+0.03%)
     
  • 人民幣

    0.9270
    -0.0003 (-0.03%)
     
  • 道指

    38,441.54
    -411.32 (-1.06%)
     
  • 標普 500

    5,266.95
    -39.09 (-0.74%)
     
  • 納指

    16,920.58
    -99.30 (-0.58%)
     
  • 日圓

    0.0495
    +0.0001 (+0.26%)
     
  • 歐元

    8.4348
    -0.0055 (-0.07%)
     
  • 英鎊

    9.918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9.15
    -0.08 (-0.10%)
     
  • 金價

    2,333.50
    -7.70 (-0.33%)
     
  • Bitcoin

    68,211.57
    -608.45 (-0.88%)
     
  • CMC Crypto 200

    1,462.90
    -21.80 (-1.47%)
     

財經拆局|遠離港股?|顏寶剛

財經拆局|遠離港股?|顏寶剛
財經拆局|遠離港股?|顏寶剛

今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被視為中央認真面對經濟下行風險,市場憧憬會出大招救經濟,甚至一如2008年四萬億救市方案,恒指在短短兩星期由低位回升近兩千點,重上兩萬點水平,市場人士稱這就是「政策底」,牢不可破。

然後,就是沒有然後了。

周一港股大跌,表面源於人行公布8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年期LPR僅下調至3.45厘,惟5年期以上利率則維持不變,市場原先預期下調15個基點。大市跌勢轉急,恒指曾插363點,低見17587,刷新近9個月低,收市跌327點或1.8%,報17623。

恒指連跌七個交易日,累插1624點或8.4%。由年初高位22688點開始計算,指數回調超過22%,技術上是步入熊市,也是全世界主要市場中表現最差的一個。

我不懂技術分析,也知道恒指跌穿今年五月及七月兩個底部,即是分析界說的「雙底」,也不是甚麼好事情,而由近日一批大行以至著名分析員(不是普通分析員,而是「金錢之王」、「最強地產分析員」等級數)開始調整對港股後市看法,包括承認之前的看法有誤,認同這次反彈已經完全結束,都引證市場主流意見已經由亢奮轉為悲觀。

支持股市主要包括宏觀經濟表現、企業盈利以及投資者取態。在已公布中期業績的上市股份,管理層對經濟前景的展望,取態非常保守,多家上市公司高層直言看不通經濟前景,形容這是他們事業生涯以來最不確定的日子。當中九倉置業主席吳天海更不諱言,整體零售銷售升勢於3至4月見頂後,表現按月拾級而下,趨勢令人失望,並不見得到復常後逐步回升,目前難以預測下半年會否轉勢。

廣告

上市公司管理層理論上應對未來前景充滿信心,否則投資者如何給予信任買下公司股票?目前這種保守取態不是一家兩家公司,而是主流共識,反映企業更多考慮是如何在高息環境下生存落去,出售資產減低債務是首要考慮,而不再是透過借貸擴充業務。

港股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欠缺具備長線增長亮點的行業,由恒大到「模範生」碧桂園都先後出事違約,反映內房行業已經病入膏肓,更可怕是已經波及信託行業。但可笑是中央包括人行要求銀行支持房企,但另一邊減息幅度更遠遜市場預期,這種政策上的講一套做一套,只會侵蝕投資者最後的一點點信心。
宏觀經濟方面,《華爾街日報》提出中國房債、地方政府身陷債務泥潭、私人投資疲軟和出口低迷,中西關係惡化危及外國投資和貿易,中國40年繁榮「強國」已經結束。

報道引迹經濟學家稱中國正步入增速急劇放緩的時代,有兩個因素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一是不利的人口結構,二是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這一分歧正危及外商投資和外貿。這與其說只是一段經濟疲軟期,不如說可能是一個漫長時代的落幕。

未來會是怎樣的情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預計,中國未來幾年的GDP增長率將低於4%,這一增速還不到過去40年大部分時間增長水平的一半。位於倫敦的Capital Economics估計,中國的趨勢增長率已從2019年的5%放緩至3%,到2030年將降至2%左右。

至於投資者心態嘛?當內地禁止基金只准買不能沽、只得唱好不得唱淡、不能說通縮只能說負通脹,外資已經用腳投票,連續11個交易日透過滬深股通淨賣出,繼續刷新開通以來最長淨流出記錄。

當特首說香港是可圓夢的地方,我倒想指出大概「遠離港股」,才是眼下最充實的「投資建議」。

註: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Fortune Insight 聯乘 《華爾街日報》推出全新訂閱計劃「FI Prime Plus」,只需輸入優惠碼「FIP30free」,即可免費一個月暢讀《華爾街日報》全網內容和Fortune Insight大部份收費內容
按此訂閱: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wsj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