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0 分鐘
  • 恒指

    17,768.35
    +51.88 (+0.29%)
     
  • 國指

    6,347.17
    +23.12 (+0.37%)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1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3 (-0.03%)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533
    -0.0046 (-0.05%)
     
  • 英鎊

    9.872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82.26
    +0.52 (+0.64%)
     
  • 金價

    2,336.60
    0.00 (0.00%)
     
  • Bitcoin

    61,214.26
    +499.82 (+0.82%)
     
  • CMC Crypto 200

    1,280.57
    -3.25 (-0.25%)
     

銀行親自下場 徵「高級催收人才」 要求具備優良賬款催收技巧

銀行親自下場 徵「高級催收人才」 要求具備優良賬款催收技巧

簡訊騷擾、電話恐嚇、跟蹤上門、甚至是暴力威脅…… 這些在影視作品中常見的催收手段,給民眾留下了催收行業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刻板印象。銀行員工則被認為是收入高、工作穩定的「金領」。

在這樣鮮明的對比之下,銀行招聘催收人才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近期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微眾銀行、湖南三湘銀行等銀行發布招聘公告,招聘普遍要求大學以上學歷,具金融、法律、財會背景及豐富催收從業經驗。

據《界面新聞》報導,6 月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發布招聘催收人才公告。三湘銀行的公告顯示,招聘「高級催收管理人才」和「高級電催人才」,其中高級電催人才要求具備五年以上金融或信貸相關催收工作經驗。高級催收管理人才則要求五年及以上催收管理工作經驗,且需具備優良賬款催收技巧。

光大銀行的公告顯示,招聘專屬運營團隊電話催收崗三人,值得注意的是,招聘人員屬於光大銀行總行。

在招聘網站搜索「銀行催收」,一類招聘公告由第三方公司發出,這些公司基本與金融機構有催收外包業務往來,招聘要求相對較低,薪酬通常在人民幣幾千元至 1 萬元之間。

另一類則是銀行或獵頭發布的招聘公告,這類崗位要求相對較高,但有銀行正式編制。

一位國有行總行人士表示,銀行招聘催收人員,通常是為了落實相關合規要求。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此前發布的《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後催收風控指引》,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加強催收組織管理,指定高級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相關工作。

目前銀行和持牌消金公司的合規管理極其嚴格,尤其是今年相關辦法上路以後,對逾期債務人的撥打頻次、撥打時間等都有明確要求。

廣告

今年 5 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互聯網金融貸後催收業務指引》,對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自行展開或委托第三方催收進行了嚴格規範,強調金融機構應審慎外包,加強對第三方催收機構的管理和檢查。

其中,對催收時間做了明確規定,催收作業不應在每日 22:00 至次日 8:00 催收;單一債務人撥通電話頻次每日合計不應超過三次等。

一位中型消金公司催收業務負責人趙先生表示,持牌機構所有的催收過程,都可追溯。語音通話等相關紀錄全部會被保留下來,而且會保存五年。

另外,所有員工排班、撥打催收電話頻率都嚴格按監管機關規定,今年監管機關已經進行好幾次駐場檢查。

趙先生表示:「在委外管理方面,要經過嚴格的招投標,除了要求第三方公司的作業能力外,還要考察合規管理情況,在催收過程中,我們也會不定期抽調催收錄音,去做質檢管理。一旦出現問題,輕則罰款,重則直接停止合作。」

在催收業界人士看來,催收其實是一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催收員一天打 100 個電話是常有的事,能接通十分之一就已經不錯了。」去年辭職離開催收行業的小張表示,催收之所以容易被民眾誤解,一部分原因確實是以前催收人員的手段過於「粗野」。

「催收人員透過現有的資料找到借款人的『軟肋』,打電話給公司、朋友或親屬,讓借款人『社死』,達到最終讓他還款的目的,這已經是相對溫和的手段了。」他說。

去年 5 月,「催收巨頭」湖南永雄集團宣布停業,暴力催收手段也被曝光。2017 年 6 月,貴陽南明法院判過一起永雄員工催收中編造虛假恐怖訊息的案件。為催收貴陽公交集團 19 路車駕駛員沈某強歸還平安銀行信用卡欠款,催收員用公司配發的手機撥打貴陽市報警電話,謊稱沈某強因家庭原因在自己的 19 路公交車上裝了炸彈,導致貴陽警方立即啟動緊急措施,管制交通,並現場排爆,結果未發現爆炸裝置,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在趙先生看來,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經驗豐富的催收員是公司的寶貴財富。「最基本的要求,催收員需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這一行被客戶罵是非常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保持專業的素質。」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