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Vix指數

    12.87
    +0.03 (+0.23%)
     
  • 富時100

    8,273.11
    +25.32 (+0.31%)
     
  • 紐約期油

    81.55
    +0.72 (+0.89%)
     
  • 金價

    2,325.50
    -5.30 (-0.23%)
     
  • 美元

    7.8077
    -0.0009 (-0.01%)
     
  • 人民幣

    0.9301
    +0.0005 (+0.05%)
     
  • 日圓

    0.0485
    -0.0001 (-0.31%)
     
  • 歐元

    8.3407
    -0.0246 (-0.29%)
     
  • Bitcoin

    61,241.27
    -48.46 (-0.08%)
     
  • CMC Crypto 200

    1,273.12
    -10.66 (-0.83%)
     

連漲三天!高盛:歐盟關稅將影響比亞迪淨利2-6% 本土生產最有利

歐盟執委會上週三 (12 日) 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002594-CN) 加徵 17.4% 的臨時性關稅,加上原本的 10% 標準汽車關稅,比亞迪面臨近 30% 關稅,華爾街投行高盛隔日出具研究報告指出,這一稅收成本對價格競爭力高的比亞迪恐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但若在歐洲生產則將讓自身競爭優勢進一步擴大。

高盛在報告中以 SUV 車款為例對比亞迪跟歐洲車廠進行比較,比亞迪成本比歐洲同業少約 50%,跟特斯拉、小鵬、蔚來等電動車廠的整車成本對比也有顯著優勢。

高盛指出,比亞迪的價格競爭力來自於五大方面,分別是較低的電池成本、先進的電動車平台和區域性電子電氣架構設計、競爭力強的本地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以及規模效應,

相較於從中國電池製造商採購的原始設備製造商,比亞迪在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上節省約 20%,並比那些從中國以外電池製造商如歐洲製造商,節省約 35% 到 40%。

上述競爭力讓比亞迪因成本優勢而在 2023 年實現約 23% 的毛利率,高於 2022 年的約 20%,高於特斯拉的 18%,並且在充滿挑戰的中國市場定價環境中,實現毛利率的成長。比亞迪的規模和市場定位為其帶來營運槓桿,進一步增強自身價格競爭力,使自己在獲利率在維持產業領先地位。

至於歐洲關稅,高盛預估受影響的中國車廠將採取兩大舉措應對,一個是調整售價,另一個則是在歐洲生產。比亞迪打算在匈牙利的工廠進行本地生產,預計最快明年下半開始生產來規避關稅影響。

廣告

假設未在歐洲生產,17.4% 的反補貼稅將直接影響比亞迪的淨利,帶來 2% 或 6% 的負面影響。

在關稅上調的環境下,未來幾年比亞迪可能會出現負的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在歐洲生產長期內則可實現可持續的單位利潤 2 萬至 3 萬元人⺠幣。

因此,高盛在建模估算後認為,相較於中國生產出口到海外,在歐洲當地生產會是個更優的舉措。靠著比亞迪本身的競爭優勢,以及新關稅稅率低於中國其他車廠,加上本地生產計畫,比亞迪的競爭優勢可望進一步擴大。

比亞迪今 (17) 日股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走漲,收高 1.64% 至每股 253.05 人民幣。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