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72
    -0.18 (-0.22%)
     
  • 金價

    2,308.90
    -4.30 (-0.19%)
     
  • 美元

    7.8084
    -0.0006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0 (0.00%)
     
  • 日圓

    0.0484
    +0.0000 (+0.08%)
     
  • 歐元

    8.3389
    +0.0006 (+0.01%)
     
  • Bitcoin

    60,752.88
    -955.41 (-1.55%)
     
  • CMC Crypto 200

    1,265.75
    -18.03 (-1.40%)
     

首度發佈!《Fortune》東南亞500強印尼企業上榜數最多 營收唯一破千億是它

近年來,拜西方業者分散供應鏈之賜,東南亞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加上當地經濟快速成長,國內生產毛額在 2015 到 2023 年間激增 56% 以上至近 4 兆美元,《Fortune》雜誌更首度針對當地發佈 500 強企業排名。

榜單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即少數幾家業務遍及全球的巨頭企業遙遙領先於其他企業,但可能也正是因為海外業務佔比較大,在去年東南亞經濟成長的背景下,這些頂級企業的收入卻縮水。

東南亞五大頂尖企業佔據東南亞 500 強企業總收入的 26%,與當地其他同業相比尤其突出,這五家包括三家新加坡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托克集團 (Trafigura)、奧蘭集團和豐益國際,以及泰國跟印尼兩家國營石油公司。

在地緣政治緊張、供應鏈中斷以及中國和歐洲等市場不確定性的多重衝擊下,這五家東南亞頂尖企業去年營收年減 16%,但榜單上占榜單總收入 74% 的其他 495 家公司,營收卻成長 4%。這些上榜企業總營收年減 2.5% 至 1.79 兆美元,縮水 450 億美元,獲利也年減 9.6% 至近 1300 億美元,較 2022 年減少 139 億美元。

即便營收有所下滑,但一些巨頭的獲利卻有所成長,榜單上排名第一的托克集團去年營收年減 23% 至 2440 億美元,但獲利達 74 億美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東南亞地區尚無其他企業收入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榜單上排名第二的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營收雖下滑 6%,但獲利卻年增逾 23% 至 32 億美元。

廣告

至於東南亞最賺錢的公司是星展銀行,去年盈餘為 75 億美元,在整體榜單中排名第十。此區獲利最高的前 20 家企業,有九家是銀行。

隨著疫後持續復甦,航空公司和機場也蓬勃發展。新加坡樟宜機場集團營收幾乎翻倍,泰國機場集團和泰國亞洲航空公司的營收增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外,消費網路平台去年也強勢回歸,但獲利表現好壞各半。旗下擁有數位支付服務和線上遊戲平台的新加坡 Sea 集團首度實現獲利,競爭對手 Grab 的虧損也大幅減少,從前年的 17 億美元降至 4.34 億美元,但印尼最大的超級應用程式 GoTo 虧損 59 億美元,成為榜單上虧損最高的公司,主要因為 GoTo 將其線上購物業務 Tokopedia 的控股權轉讓給 TikTok,導致 49 億美元的巨額資產減記。

在東南亞 500 強榜單中,最大製造商非偉創力 (Flex) 莫屬,以 264 億美元的營收位列榜單第 8 位。

個別國家表現上,擁有 2.8 億人口跟 1.5 兆美元 GDP 規模的印尼是上榜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共 110 家入選,坐擁 7000 萬人口跟 5500 億美元 GDP 的泰國排名第二,有 107 家公司上榜,人口僅 560 萬的新加坡則有 84 家公司躋身榜單,位居第三。越南則是成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有 70 家公司上榜。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