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70
    -0.05 (-0.39%)
     
  • 富時100

    8,168.63
    +26.48 (+0.33%)
     
  • 紐約期油

    80.40
    +0.07 (+0.09%)
     
  • 金價

    2,325.50
    -3.50 (-0.15%)
     
  • 美元

    7.8078
    -0.0023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1
    -0.0001 (-0.24%)
     
  • 歐元

    8.3650
    -0.0160 (-0.19%)
     
  • Bitcoin

    65,396.29
    -392.20 (-0.60%)
     
  • CMC Crypto 200

    1,353.00
    -36.40 (-2.62%)
     

香港股市重挫 觸發面值16億美元的牛熊證被收回

【彭博】-- 隨著面值15.5億美元的槓桿衍生品在近期股市重挫中被強制收回,香港的散戶交易員受到打擊,加劇了市場波動,凸顯了這種備受歡迎結構性產品的風險。

交易所數據顯示,1月17日至22日期間,數百份看漲合約的交易被強制收回,導致投資者損失了所支付的溢價,並引發銀行急於解除對沖頭寸。大部分損失發生在1月17日,當時恒生指數錄得2022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這些衍生性商品稱為可贖回牛熊證,由香港大型投資銀行出售,允許投資者在不購買掛鈎資產的情況下進行槓桿押注。它們頗受歡迎程度,意味著與證券相關的交易經常被歸咎在之前的幾輪跌勢中加劇了市場波動。

這就是香港股市最近一輪大跌中發生的情況。根據交易所數據,約633份合約在四個交易日內被強制收回,其中大部分與恆指相關。

根據彭博亞太區股票衍生性商品主管Soujit Ghosh的計算,光是1月17日,它們的名義價值就超過10億美元,在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中,其名義價值接近5億美元。投資者將損失大部分為被強制收回合約支付的溢價,甚至可能是全部。

由於中國經濟成長軌跡的不確定性和北京方面的政策削弱了市場情緒,香港股市(其中大部分是內地企業)受到重創。儘管中國穩定市場的最新嘗試引發了反彈,但投資人仍對漲勢能否持續持懷疑態度。

結構性衍生品稱為「雪球」,外界也認為,它是內地股市波動的原因。

根據法國興業銀行的數據,在香港,下一個關鍵觸發點將是14,700點,截至週四早些時候,有1,369份未到期恆生指數看漲合約與該點位掛鉤。這比目前水平低約9%。

廣告

根據交易所數據,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上市結構性產品市場,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約為118億港元(15億美元),約相當於現貨市場交易額的11%。

原文標題Hong Kong Stock Woes Shatter $1.6 Billion of Structured Notes

--聯合報導 Ishika Mookerjee.

(增加第6段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