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936.86
    +703.44 (+1.17%)
     
  • CMC Crypto 200

    1,268.76
    -15.07 (-1.17%)
     

SQM確定被國有化!中國鋰王投資智利失利 天齊鋰業今年恐成「虧損王」

中國鋰王天齊鋰業 (002466-CN)(09696-HK) 2018 年在智利狂砸 200 多億人民幣入股智利化工礦業公司 (SQM) 的交易確定血本無歸,智利金融市場委員會 (CMF) 近日駁回天齊鋰業申訴,SQM 被智利國有化已成定局。今年 5 月 31 日 SQM 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 (Codelco) 簽訂合約並成立合資公司。

《金角財經》報導,由於在收購時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天齊鋰業在 SQM 國有化過程中,只能無奈地充當局外人。天齊鋰業曾多次要求希望對 SQM 與 Codelco 的協議進行股東大會投票,以改變 SQM 的國有化進程,但被 SQM 董事會無情地拒絕。

更慘的是,當初天齊鋰業為收購 SQM 背上沉重債務,甚至被逼割肉優質資產澳洲鋰礦,導致自身在礦端定價能力嚴重下滑,今年首季巨虧近 40 億人民幣。此外,天齊鋰業在 SQM 投資上的帳面價值為 261.63 億人民幣,又形成異常龐大的減值壓力。

報導指出,SQM 國有化是一齣智利民粹主義狂歡,但天齊鋰業和 SQM 雙輸的鬧劇。SQM 與 Codelco 成立合資公司後,Codelco 將持有合資公司 51% 的股權,SQM 持有剩餘 49% 股權。根據合作協定,2030 年是雙方在合資企業話語權上的分水嶺,2031 年起合資企業的管理將由 Codelco 接手負責,同時董事會席位將增加 1 個至 7 個,Codelco 將擁有 4 個席位,並在股東大會上擁有多數票,合資企業業績將併入 Codelco 的財報。

廣告

除公司管理外,在利潤分配上,智利政府在 2025 年到 2030 年將透過 Codelco、智利生產促進局 (Corfo) 和財政部獲得合資公司新的鋰產量所產生的 7 成營業獲利率,且從 2031 年起,這一數字將進一步成長到 8 成 5。這意味著 SQM 鋰業務利潤大部分會被智利政府拿走,作為 SQM 次大股東的天齊所獲收益將大幅降低。

天齊的被動源於 2018 年收購 SQM 時就埋下隱患。當年 3 月 Corfo 向智利國家經濟檢察官辦公室 (FNE) 指控天齊與 SQM 的交易一旦成功,將嚴重影響鋰市場和自由競爭,後來天齊跟 FNE 簽訂《庭外協定》,條款包括天齊向 SQM 提名或投票選舉的董事,不得為天齊鋰業的董事、高管或員工,另外還不要求提供且不獲取 SQM 與鋰業務相關的商業敏感資訊等,以贏得 SQM、當地社區和政府信任。

此外,天齊與 FNE 的庭外協定本應於 2024 年 6 月到期,但 SQM 卻在 4 月將協定延長到 10 月。一系列不平等條款,最終導致天齊在 SQM 國有化談判中處於局外人的尷尬狀態,從一開始就喪失主動權。

SQM 被智利政府「充公」象徵著天齊鋰業在海外的豪賭徹底輸了。

過去,天齊之所以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明星企業,原因就是在礦端具備資源優勢,鋰礦百分百自給,均從自己參股的澳洲格林布希鋰礦進口,後者是全球產量最大、成本最低的在產鋰輝石礦。2013 年,天齊靠著小吃大併購上游供應商泰利森,間接獲得旗下格林布希鋰礦 51% 股權。

2018 年,凈資產不過 120 億元的天齊鋰業,以 40.66 億美元 (約 278.44 億人民幣) 收購 SQM 公司 23.77% 股份。為完成這筆交易,天齊向中信銀行牽頭的境內外銀團共借貸 35 億美元,但之後隨著鋰價下跌,讓天齊迅速陷入債務泥淖,不得不割捨自家核心資產部分股權來償還貸款。

2021 年 7 月,天齊引入澳洲戰略投資者 IGO,向其出售格林布希的近半股權,交易對價 13.95 億美元。

當時一名瞭解天齊鋰業引入 IGO 過程的人士表示,賣出格林布希礦一半股權,相當於把下金蛋的雞殺了,將讓天齊鋰業的核心競爭力嚴重受損,營收、利潤、現金流大減。

一名熟悉天齊鋰業的人士指出,目前格林布希的鋰精礦售價先由三家股東內部報價,得出一個加權平均價,然後再綜合第三方機構報價得出最終售價,但 IGO 沒有包銷權,自身也不做加工業務,挺價意願強烈, 美國股東雅保則對高鋰價有所忌憚,但由於持股高達 49%,高鋰價能分得較多利潤,天齊下游冶鍊業務完全靠格林布希供貨,自然希望鋰價不要太高,話語權大幅減少。

這一情況導致 2023 年格林布希內部供貨價高於市價,這一價格劣勢在鋰價走跌的下半年尤為明顯,最終導致天齊鋰業冶鍊業務連兩季虧損。今年首季,天齊鋰業高價庫存還沒消化完,巨虧近 40 億人民幣。

去年財報顯示天齊對 SQM 長期股權投資期末餘額 (帳面價值) 為 261.63 億人民幣。截至去年底,天齊基於當時掌握的資訊和相關假設對 SQM 進行減值測試,結果顯示 SQM 在去年底暫不存在減值情形。這意味著龐大減值壓力在 SQM 被充公後,可能在今年財報中體現。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