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950.01
    -338.25 (-0.55%)
     
  • CMC Crypto 200

    1,271.10
    -12.73 (-0.99%)
     

國際|《WSJ》:中國市場表現低迷 跨國律師行紛紛裁員 「現在沒有足夠業務保住所有人飯碗」

國際|《WSJ》:中國市場表現低迷 跨國律師行紛紛裁員 「現在沒有足夠業務保住所有人飯碗」

由於與中國市場相關的交易活動低迷,除了投行因生意驟減需要裁員外,就連律師事務所也面臨同樣的困境。《華爾街日報》報道,凱易(Kirkland & Ellis)、美國德傑律師事務所(Dechert)、Norton Rose Fulbright、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等跨國律師事務所最近紛紛裁員。在此之前過去半年,本港和內地律師行爆發裁員潮,股票和債務資本市場領域的律師首當其衝。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孖士打(Mayer Brown)最近幾個月裁掉了駐香港的負責企業客戶、基金和資本市場業務的律師。據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2月下旬,該公司解僱最少20名後台人員,其中包括房地產團隊的律師助理。

報道引述駐香港的前律師、合夥人級的招聘顧問William Chan稱「這是我所見過的企業資本市場領域規模最重大的裁員,上至合夥人,下至律師助理」,他又預計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裁員。他又表示:「現在已沒有足夠的IPO業務來保住所有人的飯碗。四年前,香港可以維持15家律所的業務。而現在,我認為只能維持四、五家律所的業務。現在是僧多粥少了。」

報道又提到,金杜律師事務所(King & Wood Mallesons)和年利達(Linklaters)等在亞洲開展業務的大型律師事務所已在去年裁員。年利達去年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分支機構裁減了30名律師。

凱易表示不對具體事務發表評論,但表示其亞洲資本市場團隊仍是該地區最大的團隊之一。年利達表示,為應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低迷,該所決定減少律師人數,但仍有必要的實力為在中國的全球客戶提供服務。

歐華律師事務所表示,最近幾個月不同部門有少數人員離職,這屬於「自然流失」,但也有新的招聘。孖士打和金杜律師事務所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報道最後指出,並非所有駐香港的律師都處境不佳。招聘人員表示,從事訴訟、破產、重組以及為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創建投資基金的律師仍有大量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