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94.11
    +66.31 (+0.17%)
     
  • 標普 500

    5,473.34
    -4.56 (-0.08%)
     
  • 納指

    17,796.24
    -8.92 (-0.05%)
     
  • Vix指數

    12.66
    +0.11 (+0.88%)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57
    +0.67 (+0.83%)
     
  • 金價

    2,337.00
    +23.80 (+1.03%)
     
  • 美元

    7.8088
    -0.0002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616
    +0.0233 (+0.28%)
     
  • Bitcoin

    61,518.20
    +112.99 (+0.18%)
     
  • CMC Crypto 200

    1,283.87
    +17.73 (+1.40%)
     

「粟米樓」是香港特色 也是「發水樓」典範

「粟米樓」是香港的特色,當年發展商為了賺取最大的利潤,普遍都會在住宅樓宇興建窗台。在又高又直的樓宇上,粒粒凸出來的窗台,遠看就好似粟米一樣。
「粟米樓」是香港的特色,當年發展商為了賺取最大的利潤,普遍都會在住宅樓宇興建窗台。在又高又直的樓宇上,粒粒凸出來的窗台,遠看就好似粟米一樣。 (CHUNYIP WONG via Getty Images)

「粟米樓」是香港的特色,當年發展商為了賺取最大的利潤,普遍都會在住宅樓宇興建窗台。在又高又直的樓宇上,粒粒凸出來的窗台,遠看就好似粟米一樣。

「粟米樓」的起源,就要追溯到殖民時期的1980年代,當年屋宇署發出作業備考,容許發展商設置最深50cm的窗台,由於年代久遠,原因亦無從䅲考。結果一向賺到盡的發展商當然不會放過機會,其後便將窗台所佔面積,計算入賣樓時的建築面積,置業人士就由當時開始需要真金白銀購買窗台,發展商自然賺到盤滿砵滿,香港樓市由此展開「發水樓」的第一章。

香港「粟米樓」的窗台究竟有甚麼特色?部分發展商會用盡當年窗台50cm及預制組件30cm的豁免面積條款,把兩個豁免面積合二為一,做成有80cm深的特大窗台,部分屋苑的窗台面積更佔房間面積兩至四成。由於窗台離地面高度超過50cm,住戶為了善用空間,會將窗台變成睡床的一部分,成為香港獨有奇怪現象。

畸型現象終於令政府願意更改條例,逼發展商不再一窩蜂建「粟米樓」。在2011年,政府將窗台可伸出外牆50cm的規定,收緊至10cm,超出10cm的圖則不會獲批,窗台面積亦不可計算入樓面面積內。從此,擁有大窗台的「粟米樓」才不再興建。

回到主目錄:樓市術語 古靈精怪 – 樓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