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690.53
    -848.29 (-1.38%)
     
  • CMC Crypto 200

    1,264.13
    -19.70 (-1.53%)
     

亞洲塑膠廠愁眉不展 看不到中國需求回升

亞洲塑膠製造商一直熱切期盼中國的需求在解封後回升,但消費者需求疲弱和高庫存,意味著塑膠廠可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中國市場需求大幅回升。

儘管中國政府鬆綁封控措施,但跡象顯示,在物價上揚和經濟緩慢回暖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信心。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的數據顯示,中國占全球石化產品需求的比率約 40%,因此中國市場動向,牽動樂金化學、台塑石化 (6505-TW) 等大型製造商的命運。

Wood Mackenzie 顧問 Kelly Cui 表示,過去數周中國石化工廠提高開工率,但比率仍僅為 85%,正常情況為 100%。她說,庫存也很高。

標普全球(S&P Global)化學諮詢部門副總裁 Larry Tan 也說:「用於白色家電和汽車的耐用塑膠,尚未看到需求強勁復甦,中國的通膨壓力,「導致消費者在購買高額商品時更加謹慎」。

石化產品是今年石油市場重災區。中國政府祭出的封鎖令,對 Covid-19 的限制導致 4、5 月需求需求大幅降溫,烏克蘭戰爭顛覆燃料流動,並提高石化產品原料石腦油的成本。

運輸成本增加和供應鏈受阻,也導致全球塑膠貿易更加複雜,使亞洲製造商更難透過向歐洲出口,抵銷亞洲需求疲弱的衝擊。

此外,在環團施壓下,拜登政府周三(6 日)宣布,就運輸和包裝使用塑膠,以及聯邦合約中的其他用途,徵詢公眾意見,計劃運用這些回饋,擬定旨在減少一次性塑膠的要求和通報機制,象徵聯邦採購在限制一次性塑膠方面跨出第一步。

美國聯邦總務署(GSA)在通知中說:「由於一次性塑膠是全球塑膠汙染問題重要原因,因此該機關對此進行審查,是合乎邏輯的一步。」

更多鉅亨報導
亞洲製造業疲軟 助長全球經濟衰退擔憂
北美、拉美Q1光纖設備成長強 網通、光通訊廠訂單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