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1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76
    -0.0012 (-0.02%)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4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10 (-0.71%)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814
    +0.0235 (+0.28%)
     
  • 英鎊

    9.878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1.46
    -0.08 (-0.10%)
     
  • 金價

    2,336.90
    -2.70 (-0.12%)
     
  • Bitcoin

    61,966.80
    +1,070.93 (+1.76%)
     
  • CMC Crypto 200

    1,290.84
    +7.01 (+0.55%)
     

金缸經|單月破產數字真的可不在意?

衡量一個經濟體狀況,普遍參考GDP、CPI、PMI及失業率呢啲主流指標,不過經濟表現欠佳之時,每月公佈嘅個人破產呈請,同埋公司強制清盤呈請數字同樣值得留意。誠然單月數字升跌未必能反映整體經濟實況,但若參考多幾個月,並見趨勢形成,情況就不容忽視。香港破產管理署喺6月21日公佈今年5月統計數字,個人破產呈請為871宗,較4月嘅742宗環比增逾17%;較去年5月嘅646宗同比增近35%;而871宗為2021年同期以來最高;亦是2022年5月以來最高。

數字創逾兩年高,又創最近四年同期新高,理應值得關注,如果話單月數字表現不能反映整體經濟實況,不妨睇睇近月數字。今年首五個月嘅相關數據為753、648、783、742和871宗,若認為單月數字不具代表性,其實2月的648宗 (期內最低) 也可毋須理會,皆因今年2月有農曆新年假期因素。然而,648宗是2017年(即係近八年!)同期以來最高,所以獨立看一個月數字,係咪完全不能反映香港經濟表現,大家可自行定奪。

至於上述今年首五個月數字,高於700宗嘅月份佔比達八成,破產呈請咁密集出現,上次出現喺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內共13個月 (已撇除2020年2月和4月疫情嚴重影響辦公),有12個月逾700宗,佔比逾九成,原因為新冠疫情爆發第一年。意味現時破產呈請走勢,已可以同疫情爆發第一年比擬。不妨再看看公司強制清盤呈請,今年5月為61宗,較4月的66宗環比減近8%;但較去年5月的33宗卻同比增近85%。

廣告

公司清盤數字雖明顯較個人破產為少,但應留意嗰個係公司強制清盤數字,個人嘅則是債務人加上債權人數字,一般被逼清盤和破產數字,較自行呈請的少很多。實則今年5月債權人呈請只有67宗,反映個人破產呈請為871宗,超過800宗是債務人自行作出呈請。另想指出參考2019至2023年的每年6月數字,普遍低於5月的 (或與半年結因素有關),相信今年都係一樣,不過按單月數字不用太在意的原則,若5月數字不用在意,那麼6月的真是洽如預期回落,也該一致地呼籲大家不用在意!

金缸經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