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778.10
    +188.94 (+0.49%)
     
  • 標普 500

    5,473.23
    +41.63 (+0.77%)
     
  • 納指

    17,857.02
    +168.14 (+0.95%)
     
  • Vix指數

    12.70
    -0.05 (-0.39%)
     
  • 富時100

    8,176.54
    +34.39 (+0.42%)
     
  • 紐約期油

    80.41
    +0.08 (+0.10%)
     
  • 金價

    2,335.20
    +6.20 (+0.27%)
     
  • 美元

    7.8080
    -0.0021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4%)
     
  • 歐元

    8.3745
    -0.0064 (-0.08%)
     
  • Bitcoin

    65,083.39
    -447.98 (-0.68%)
     
  • CMC Crypto 200

    1,353.18
    -36.23 (-2.61%)
     

年內外資買A股破兩千億 增逾3倍

滬深兩市昨成交9,483億元人民幣,按日多兩成。
滬深兩市昨成交9,483億元人民幣,按日多兩成。

內地4大一線城市上半年經濟成績陸續放榜,以去年4月起因應防疫封城的上海升勢最勁,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在低基數效應下按年升9.7%,遙遙領先深圳的6.3%、北京的5.5%及廣州的4.7%。加上中央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勢穩步推進,帶動今年來外資透過滬深股通的淨買入A股的規模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激增超過3倍。

滬綜周漲3% 人幣回軟

中央政治局會議激起A股升浪,滬綜指一周累升3.42%,深成指亦轉升逾2.6%,昨日兩大指數午後升幅尤其明顯,收報3,275點及11,100點,前者更創逾兩個半月收市高位。兩市全日成交9,483.07億元,按日多逾兩成,北上資金淨買入規模達164.03億元,為周二後再有過百億元的大手投資,累計全周狂買345.02億元,為1月20日後單周新高。其中,周五獲外資淨買入13.36億元的貴州茅台股價收漲3.21%,並曾見1,900元的近半年即市高位。

在岸人民幣兌每美元昨日收市報7.1645,按日跌241點子;中間價亦跌73點子,報7.1338;離岸人民幣曾見7.1691,每百港元兌91.85元。

官媒昨發文強調中國資產吸引力增強,市傳中國證監會本周已召集券商開會,就活躍資本市場徵意見,消息帶動天風、信達、中信等13隻A股券商股集體漲停。同時,外媒指,中國已要求大型科技巨頭提交在消費、電信和媒體公司的初創投資成功案例,包括騰訊控股(00700)和美團(03690)等均收到商務部及發改委的要求,這或標誌着近年監管部門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政策即將轉向的重要一步。

大摩:對沖基金趁彈沽貨

投行摩根士丹利提醒,有美資對沖基金正利用股市反彈期拋售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涉資7億美元,當中拼多多、百勝中國的美國預託證券(ADR)等亦為被拋售對象。不過,中國貿促會上季對近800家在華外資企業進行調研,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外資企業看好未來5年內地市場前景,該會近期對3,100多家外貿企業開展深入調研,對第三季發展表示「信心穩定不變」及「較有信心」的外企佔75.1%。

相對下,國有企業獲利能力卻見放緩。財政部公布,上半年國企利潤總額2.37萬億元,按年僅增5%,升幅比首5個月「腰斬」;應交稅費按年累計跌幅擴大,上半年跌3.1%至2.9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