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327.37
    +152.07 (+0.23%)
     
  • CMC Crypto 200

    1,374.61
    -43.26 (-3.05%)
     

【新聞點評】不如搞「港版環球影城」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耗資三億元製作,單是布景已花費五千萬元搭建,細緻重現當年城寨環境。(《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耗資三億元製作,單是布景已花費五千萬元搭建,細緻重現當年城寨環境。(《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最新港產片《九龍城寨之圍城》熱播,好評如潮,不少人建議政府「復刻」該片的九龍城寨場景作為旅遊景點。事實上,現今旅遊業講求差異化特色,港產片正是香港文化最大特色之一。但單獨營運一個場景管理不易,吸引力亦有限,當局不妨考慮興建「港版環球影城」,集合自七十年代起的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周星馳、王家衛、杜琪峯等電影IP。大阪環球影城面積約54公頃,而香港海洋公園佔地92公頃,迪士尼樂園旁邊亦剩下60公頃用地,有條件「另起爐灶」。

《城寨》顯港產片魅力

顧名思義,《九龍城寨之圍城》以原址位於九龍城、已於1994年拆卸的九龍城寨(又稱「九龍寨城」)為背景,電影高度還原當地場景成為賣點之一。同時,《九》片被視為刷新港產動作片新高度,由元老級武打明星洪金寶壓陣,再加上中生代領軍人物古天樂,配以林峯及相對新銳的伍允龍、劉俊謙等,全片「打到飛起」,既有實牙實齒真功夫,又有港產片特色的「威也」、跳樓、飛車等特技,再結合CG電腦特效,近乎完美地共冶一爐,娛樂性極高。

在香港備受熱捧之餘,《九》片在內地也大收旺場,兩地票房已分別突破7000萬港元和5億元人民幣。該片早前在法國康城影展播放後,更獲得全場觀眾站立鼓掌長達10分鐘。不少觀眾及電影人都認為,耗資3億元攝製的《九》取得如此佳績,足證港產片「精氣神」得以延續。

隨着《九》片掀起現象級熱潮,有人建議政府「復刻」該片的「城寨」場景作為旅遊景點。不過,單獨營運一壇巨大廠景並不容易管理,況且很難保證在新鮮感過後,該片經歷10年、20年仍能維持吸引力。就像全球大熱的《侏羅紀公園》、《變形金剛》、《蜘蛛俠》等電影系列,皆不足以成為獨立營運的景點,只能作為環球影城其中一個景區。

日本大阪的環球影城是一個成功例子,該主題樂園既有《哈利波特》、《蜘蛛俠》、《回到未來》等荷里活電影景區。
日本大阪的環球影城是一個成功例子,該主題樂園既有《哈利波特》、《蜘蛛俠》、《回到未來》等荷里活電影景區。 (YOSHIKAZU TSUNO via Getty Images)

流動景區加入本土元素

毫無疑問,港產片是香港文化最大特色之一。尤其在地緣政局緊張下,港府重視宣揚「軟實力」;《九》片能在康城贏得全場鼓掌致敬,恰好證明港產片影響力可以無遠弗屆。與其單獨為一齣電影建立景點,當局倒不如仿效環球影城模式,善用港產片IP,打造獨一無二的電影主題樂園。

廣告

事實上,世界各地旅遊業愈來愈重視本土化特色,畢竟過山車、摩天輪、海盜船等設施在各個主題樂園都差不多,對於「搭慣飛機,見慣世面」的旅客,號召力已不如以往,得靠「別無分號」的獨特元素吸引他們。所以各地政府及旅遊業界都在「挖地三尺」尋找自身特色,香港既然坐擁港產片這個IP寶庫,就不應浪費。日本大阪的環球影城是一個成功例子,該主題樂園既有《哈利波特》、《蜘蛛俠》、《回到未來》等荷里活電影景區,又有《新世紀福音戰士》、《哥斯拉》、《美少女戰士》、《多啦A夢》等日本本土文化元素。

同樣重要的是,該影城既有常設景區,同時約三成面積屬「流動景區」,定期因應最新熱門影視或動漫作品打造景點(例如去年最紅的是《咒術迴戰》4D遊樂設施),成功長期維持新鮮感。現今遊日的香港人可能已對東京迪士尼興趣不大,卻樂於一再重訪大阪環球影城。

參照大阪的做法,「港版環球影城」也可兼備常設和流動景區,常設的包括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周星馳等傳奇巨星的經典電影主題,配合全息投影及AI科技,為訪客帶來沉浸式體驗(例如與Mark哥一起槍戰、夥拍成龍跳bungee-jump、扮演外賣仔嘗試無敵風火輪),當然少不了「九龍城寨」場景。香港以往被譽為「東方荷里活」,從中國內地以至東南亞地區,許多人都是看港產片長大,相關元素對他們具有一定吸引力。

再者,香港現今除了對標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國際城市,還須跟深圳、上海、海南等內地省市競爭。有什麼「搞作」是新加坡和深圳做不到,只得香港有優勢去做?「港產片主題樂園」該是其中之一。

竹篙灣迪士尼樂園旁邊有一幅60公頃空地原本預留作擴建,但因長期閒置,已於2020年被港府收回。
竹篙灣迪士尼樂園旁邊有一幅60公頃空地原本預留作擴建,但因長期閒置,已於2020年被港府收回。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可考慮迪士尼旁閒置地

誠然,這壇「大搞作」要用不少土地。大阪環球影城面積為54公頃,僅及香港海洋公園(92公頃)約59%;海洋公園近年面對訪客減少、虧損嚴重,港府不妨考慮把部分面積轉型為港產片主題。此外,竹篙灣迪士尼樂園旁邊有一幅60公頃空地原本預留作擴建,但因長期閒置,已於2020年被港府收回,該處亦可打造為「港版環球影城」。

在促進旅遊業方面,特區政府實在應該借鑑香港電影業精神──既須發揮天馬行空創意,又要重視實際落地效果。《九龍城寨之圍城》為香港爭一口氣之後,希望當局也「做番齣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