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047.56
    +87.04 (+0.13%)
     
  • CMC Crypto 200

    1,403.90
    -13.98 (-0.99%)
     

甯漢豪:北都項目開支料2247億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強調,提速發展一直是本屆政府的工作目標。(資料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強調,提速發展一直是本屆政府的工作目標。(資料圖片)

政府正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書面回覆立法會質詢披露,北部都會區已知開支或預算的項目,涉及金額逾2247億元,單計古洞北/粉嶺北、新田科技城等四大區的收地開支合共達1215億元。該局會積極利用市場力量,探討引入「片區開發」模式。

立法會選舉界議員林筱魯關注北都各發展項目的開支,以及政府如何制定簡化行政流程及減少市場風險的措施,從而減省發展北都的成本,增加市場回標的積極性。

就提問的各部分,發展局回覆的資料顯示,就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流浮山、新田科技城、落馬洲河套區、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鎮及馬草壟合共9個新區已知預算逾2247億元;其中逾半來自收地,涉1215億元,分別是新田科技城(涉426億元)、古洞北/粉嶺北(涉344.6億元)、洪水橋/厦村(涉319億元)等。

地盤平整及基建開支約993億元,佔整體開支44%;詳細設計及研究分別佔31億及6.1億元。當中除了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及落馬洲河套區外,其餘地區仍在相對前期階段,部分如新界北新市鎮、流浮山連詳細研究均未進入,故此未有進一步工程造價及收地開支,日後總開支料進一步大增。

研引「片區開發」模式

甯漢豪指出,當相關研究或設計進入較成熟階段,方能就該等項目的開支作出較可靠的估算。新發展區內原址換地申請是否成功,政府會否交由市場企業按政府要求,承包較大規模的土地發展即「片區開發」模式,均會影響政府為新發展區的收地和工程承擔的開支及有關估算。

廣告

她補充,提速發展一直是本屆政府的工作目標。政府已在2023年修訂法例,精簡與發展相關法定程序,以縮短開展新發展區工程前所需的時間。法例修訂後,新發展區由開展研究至首批土地完成平整時間,可由過去約13年縮至約7年。

洪水橋站小量商地可改住宅

另外,港鐵洪水橋站工程年內動工,站頭一帶會發展逾1000萬方呎商業樓面。甯漢豪接受Now新聞台訪問時稱,近日有發展商反映,如果把樓面用作辦公室會太多,她重申樓面可彈性地用作零售、文娛及酒店等其他商業用途。

她強調,土地規劃不是鐵板一塊,有關面積不算大,如果把小量用地改為住宅,只要不影響洪水橋商貿中心定位,政府願意溝通。她希望發展商屆時可協助引入大企業及特色店舖進駐這個商貿中心,期待會有國際保險及法律公司進駐,認為這些專業服務及大量商業樓面,能配合鄰近深圳商貿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