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 小時 33 分鐘
  • 恒指

    17,734.46
    +17.99 (+0.10%)
     
  • 國指

    6,335.23
    +11.18 (+0.18%)
     
  • 上證綜指

    2,959.85
    +14.00 (+0.48%)
     
  • 滬深300

    3,454.75
    +0.63 (+0.02%)
     
  • 美元

    7.8077
    -0.0011 (-0.01%)
     
  • 人民幣

    0.9301
    -0.0002 (-0.02%)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3
    -0.0001 (-0.12%)
     
  • 歐元

    8.3525
    -0.0054 (-0.06%)
     
  • 英鎊

    9.866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82.28
    +0.54 (+0.66%)
     
  • 金價

    2,337.40
    +0.80 (+0.03%)
     
  • Bitcoin

    61,506.79
    +774.57 (+1.28%)
     
  • CMC Crypto 200

    1,282.46
    -1.36 (-0.11%)
     

白皮書:數字貨幣或帶動香港在2032年前GDP額外增1600億元

<匯港通訊> 據一份有關數碼港元等的白皮書指出,零售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代幣化存款(tokenised deposits)及穩定幣(stablecoins)等新交易媒介的應用,有可能帶動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在2032年前額外增加1600億港元。白皮書強調,在香港使用零售 CBDC(即「數碼港元」,e-HKD)的部分潛在效益,並列舉了能協助充份發揮相關效益的主要條件。

題為《以數碼港元、代幣化存款及穩定幣重塑未來》的白皮書由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HKT Payment Limited、paywith.glass、意博金融(VSFG)與 ZA Bank(眾安銀行)共同編撰,金管局亦有提供意見。白皮書強調,新興交易媒介有望在未來10年為香港經濟增值,每年為 GDP 帶來額外0.5%的增長。

該增長由多項因素所支撐,其中包括通過代幣化釋放資產流動性。目前,香港可供代幣化的資產規模估計約為36萬億港元,當中以住宅物業為主,約有19.9萬億港元。然而,本港按揭住宅物業只佔總物業價值的9%,比例低於英國及美國等其他市場,反映香港資產市場的流動性仍存在開發空間。

3間參與撰寫白皮書的機構(BCG、HKT Payment Limited 及 ZA Bank),早前亦參與了金管局的「數碼港元」先導計劃,以評估「數碼港元」的潛在功能與效益,並透過案例列舉了三項為用家帶來的潛在好處:

- 貸款利率更具吸引力:當貨幣在各平台上僅能用於指定用途時(即使退款後),貸款方將可根據新功能更有效管理信貸風險,並能針對不同貸款用途提供優惠貸款利率。

- 貸款更具彈性、更方便:資產代幣化有助降低營運成本,提高小額擔保貸款申請的彈性。理論上,任何實體資產經代幣化處理,均可用作抵押品。

- 貸款發放流程更快捷:透過使用智能合約,只要達到核准貸款的預設條件,即可自動向用家發放貸款(例如用家按承諾於特定時間內向銀行抵押一定數額的代幣)

報告亦提出三個主要條件,以充分發揮「數碼港元」的效益。

- 為用家創造新的價值:報告的部分作者完成一項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認為,若具編程功能的案例(例如指定用途貸款、有條件付款)能為他們帶來經濟利益,將更具吸引力。

- 高度安全及隱私保護:本港消費者關注使用「數碼港元」所衍生的潛在風險,近70%的受訪者提出網路安全及數據私隱為主要疑慮。

- 建立清晰的法律及監管框架:「數碼港元」的應用可能引起不同法律及監管問題,例如「數碼港元」的法定貨幣地位,以及如何將現實世界資產的法律權利與加密代幣連結。因此,妥善解決相關問題將有助促進企業及消費者對「數碼港元」的接受程度。 (BC)

#白皮書 #數碼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