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50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230.19
    -246.82 (-1.34%)
     
  • 國指

    6,462.95
    -94.53 (-1.44%)
     
  • 上證綜指

    3,091.68
    -19.34 (-0.62%)
     
  • 道指

    38,111.48
    -330.06 (-0.86%)
     
  • 標普 500

    5,235.48
    -31.47 (-0.60%)
     
  • 納指

    16,737.08
    -183.50 (-1.08%)
     
  • Vix指數

    14.47
    +0.19 (+1.33%)
     
  • 富時100

    8,231.05
    +47.98 (+0.59%)
     
  • 紐約期油

    77.87
    -1.36 (-1.72%)
     
  • 金價

    2,364.50
    +0.40 (+0.02%)
     
  • 美元

    7.8174
    +0.0040 (+0.05%)
     
  • 人民幣

    0.9246
    -0.0027 (-0.29%)
     
  • 日圓

    0.0496
    +0.0003 (+0.57%)
     
  • 歐元

    8.4678
    +0.0275 (+0.33%)
     
  • Bitcoin

    68,476.74
    +956.09 (+1.42%)
     
  • CMC Crypto 200

    1,431.30
    -24.57 (-1.69%)
     

聯儲會官員支持再次加息 並關注銀行業壓力對經濟的影響

【彭博】-- 聯儲會官員支持再次加息,同時要關注銀行業壓力對經濟的影響,而最新公佈的緊急貸款數據表明資金壓力揮之不去。

克利夫蘭聯儲行長Loretta Mester表示,通膨仍然太高,贊成將利率升至5%以上。她也是較為鷹派的決策者之一。

但她也敦促要謹慎行事,因信貸環境收緊可能會導致招聘活動和支出降溫。

「我們更接近於緊縮進程的終點而非起點,進一步緊縮所需程度將取決於經濟和金融發展以及貨幣政策目標的進展,」Mester周四稱。

就在她講話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銀行業從聯儲會的緊急借款五周以來首次增加。

聯儲會上個月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到4.75%至5%。

決策者預測中值顯示,今年還會再次加息,利率會升至5.1%。投資者預計聯儲會將在5月2日至3日的會議上採取這一行動。

一些聯儲會官員表示,他們希望加完後就維持一段時間,不過投資者預計年底前會降息。

亞特蘭大聯儲行長Raphael Bostic也贊成這一做法,並在佛羅里達州講話時再次提及。

當被問及他是否仍然支持「再加息一次就完事」時,他說「我就是這麼想的」,並指出政策存在滯後。

他和Mester今年在貨幣政策上都沒有投票權。

今年有投票權的費城聯儲行長Patrick Harker也傳達了類似信息。

「我預計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以確保限制性貨幣政策足以支持我們雙重使命的兩大支柱,」他周四晚間參加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渥頓商學院活動時表示。

「一旦我們達到那一水平,預計會維持利率不變,讓貨幣政策發揮作用,應該會在今年達到這一水平,」Harker在實現準備好的講話中表示。

廣告

聯儲會官員對緊縮政策開始發揮作用的跡象表示歡迎,比如房地產市場降溫、勞動力市場緊俏程度放緩,通膨率從去年的峰值回落。

他們還是警告物價壓力仍然過高,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將其擠出。

不過上個月矽谷銀行倒閉後,迫使監管機構出手阻止危機蔓延,聯儲會官員的鷹派語氣漸緩。

這場危機導致信貸收緊,與加息具有相同效果,可能意味著聯儲會將不得不減少行動。

「我預計家庭和企業的信貸環境將會收緊,可能會減緩經濟活動和招聘,」Harker說。「但整體程度仍不清楚。」

他還提到,聯儲會接近控制通膨加息行動的尾聲,「我們需要保持謹慎,不僅是針對當前的通膨水平,還要考慮未來的走勢」,並稱消費者價格指數和個人消費支出指數等通膨指標下降存在滯後,所以自己不贊成持續加加加,認為需要把腳步慢下來。

原文標題Fed Officials Back Another Hike While Watching Banking Fallout

原文標題美联储官员支持再次加息 并关注银行业压力对经济的影响

--聯合報導 Catarina Saraiva.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