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1 小時 4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79.61
    -150.59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7 (-0.16%)
     
  • 道指

    38,686.32
    +574.82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8 (-0.01%)
     
  • Vix指數

    12.92
    -1.55 (-10.71%)
     
  • 富時100

    8,275.38
    +44.33 (+0.54%)
     
  • 紐約期油

    76.71
    -0.28 (-0.36%)
     
  • 金價

    2,344.90
    -0.90 (-0.04%)
     
  • 美元

    7.8197
    +0.0010 (+0.01%)
     
  • 人民幣

    0.9256
    -0.0001 (-0.01%)
     
  • 日圓

    0.0495
    +0.0000 (+0.08%)
     
  • 歐元

    8.4863
    +0.0057 (+0.07%)
     
  • Bitcoin

    67,818.73
    +120.81 (+0.18%)
     
  • CMC Crypto 200

    1,467.19
    +38.62 (+2.70%)
     

至中分析|獅城狂加外國人買樓印花稅 只是一種姿態|蔡志忠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香港政商界訪問東盟三國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東盟國家發展潛力龐大,期望此行可為香港開拓更多商機;另外也希望這次機會爭取東盟國家支持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特首一行此行非常有意義,首站到達新加坡,筆者也寄望特區官員認真感受一下新加坡今天的繁榮,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內超越香港,從中得到一些啓發。

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代,所謂不進則退,施政應以實事求是態度。說說樓市政策吧,幾個鄰近城市香港、新加坡和澳門的政策很相似,以前香港是一哥,為了壓抑樓價,香港實施「樓市辣招」,新加坡、澳門馬上跟隨。就如本地人買第2層樓,香港的印花稅是15%,新加坡是17%,澳門是15%;若是外地人買房,香港印花稅加至30%,新加坡也是30%,而澳門是15%左右。

世界在改變,近年香港、澳門經濟放緩,獅城卻一馬當先,如今一哥算是獅城。香港的樓市政策反過來要向獅城學習,受幾年疫情打擊,加上利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中小企業營商環境,終於盼到通關復常,酒店旅遊和航運等行業有所改善,可是零售飲食與娛樂等行業卻未見好轉,反過來錄到更多輸出外地消費情況。經濟未復元,樓市也持續不振,成交量甚至跌至03年沙士時期。

又錯失一次最佳減辣機會

近期社會出現呼籲當局减辣救市的聲音,相信港府也正在考慮當中。忽然新加坡對樓市加辣,這次更使出殺手鐧,將外國人買房的印花稅從30%加到60%,引來外界一片嘩然。於是香港這邊也紛紛輿論,大家都說獅城的政策「明益」香港,相信會有很多外資轉投香港物業市場。結果兩個月過去,未見外資有明顯買樓個案增加,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廣告

或許香港又中了新加坡的計了,由於外地人買樓所徵收的買家印花稅(BSD)高達樓價30%,因此向來成交量佔整個住宅市場的比例只有1%至1.5%,根本影響不了整個樓市,新加坡狂加外國人買樓印花稅,其實没有意義,是一種姿態多於實際。也由於向來兩地的樓市政策互相仿效,新加坡這樣加辣,基於種種原因,香港自然也就不好減辣了。

今天,外資不但流不進香港樓市,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買樓後延伸的經濟效益,香港又錯失一次最佳減辣機會。另一方面,縱然世界經濟衰退,唯有獅城獨領風騷,經濟取得突破性增長,帶動樓價在過去兩年上升19%;反觀我們香港經濟持續下滑,樓價去年更跌了15.5%。可以說一邊是外資和人才蜂擁而至,城市早已應接不暇,需要設法疏導「水浸」情況;另一邊還在渴望引進中外巨企和優秀人才,以及吸納資金推動經濟。

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蔡志忠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