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追隨全球債券拋售潮 6月境外機構減持中國國債規模刷新紀錄高位

【彭博】-- 儘管6月份境外機構對中國債券的減持規模小幅收斂,但國債卻遭到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減持。

彭博根據中債登周五公佈的數據計算,6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國債規模下降約559億元,創下2014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大減持量,同時連五個月減持亦為紀錄最長。政策性金融債方面,境外機構持倉下降了354.69億元,減持規模環比回落,對地方政府債則繼續小幅減持0.9億元。

「境外機構6月減持中國國債,主要是因為外資資管機構拋售全球債券指數而被動減持的。」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在採訪中指出。他預計,今年下半年境外機構還會追隨全球債券的拋售潮而減持中國國債,該趨勢將持續到美元見頂。

6月隨著全球通膨高企,主要國家都在加息或者準備加息,聯儲會更是激進加息75基點,帶動美國、歐洲和亞洲主要國家的債券殖利率大漲,債券紛紛被拋售。中美利差倒掛現象在6月中加重,10年國債的利差一度倒掛70個基點,創下13年新低;此後隨著美債殖利率觸頂回落,利差倒掛程度明顯收窄。

華僑銀行利率策略師Frances Cheung在採訪中提到,由於中美名義利差仍倒掛,中國債券流入不太可能強勢反彈,考慮到未來全球收益上行的幅度可能小於過去幾個月,中國國債殖利率韌性帶來的支撐也在被削弱。

證券項下淨流出趨緩

雖然中國國債單月減持規模創紀錄,不過外資整體流出中國金融市場的步調在趨緩。外匯局周五公佈的涉外收付款數據顯示,6月證券項下的資金淨流出環比大幅減少。

廣告

從債券市場看,中國央行周四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境外機構減持中國債券約900億元,較5月的1100億元環比收窄。另一方面,A股市場上北向資金上月出現淨流入,主因疫情形勢有所好轉,中國經濟有望步入反彈軌跡,且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當月基本在6.70一線震盪,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和匯率的預期都趨穩。

「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各國債券投資出現波動都是正常的,全球最大的美國國債市場也是如此。中國波動情況遠低於相當多的已開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國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周五在發布會上表示。

她認為,中國債券市場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跨境債券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這一格局沒有因為近期短期市場波動而改變,外資在21萬億美元中國債券市場中占比在3%左右,吸收外資仍有提升空間,長期來看外資仍會穩步增持人民幣債券。

彭博匯總顯示,中債登此次6月統計數據報告的公佈時間至少是2021年以來同期最遲。此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據悉也停止更新每日境外機構人民幣債券交易數據,令投資者對數據透明度頗為擔憂。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