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1 小時 49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67
    -0.23 (-0.28%)
     
  • 金價

    2,308.30
    -4.90 (-0.21%)
     
  • 美元

    7.8085
    -0.0005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0 (0.00%)
     
  • 日圓

    0.0483
    +0.0000 (+0.06%)
     
  • 歐元

    8.3395
    +0.0012 (+0.01%)
     
  • Bitcoin

    60,814.38
    -860.63 (-1.40%)
     
  • CMC Crypto 200

    1,263.70
    -20.08 (-1.56%)
     

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大幅下滑 全年增長目標遙不可及

【彭博】-- 中國經濟出現兩年前疫情首次爆發以來最慢的增長速度,隨著經濟學家進一步下調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遙不可及。

第二季度GDP增長0.4%,是有紀錄以來第二差的表現,這段期間包括上海和長春等數十個城市實行封控。高盛隨即下調中國全年增長預估值至3.3%,並稱這些數據表明,上個季度的防疫封控對經濟造成的傷害比預期要嚴重。

該季度經濟放緩意味著,中國今年實際經濟成長率可能距離5.5%左右的目標很遠,這可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政府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爆發期間未設定經濟增長目標,1998年增長率只比目標稍低了0.2個百分點。

國家主席習近平仍然致力於疫情清零政策,且一些城市最近出現具有高傳染性BA.5變異株病例,這表明未來可能還會發生更多的封鎖。中國報告,周四單日新增新冠感染病例創下5月份以來新高。

由於中國是石油、煤炭和玉米等大宗商品的主要買家,其經濟放緩對於深受衰退疑慮困擾的全球經濟是另一打擊。本週早些時候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的進口增長放緩至僅1%。

研究公司龍洲經訊駐北京的經濟學家陳龍說,疫情清零意味著中國今年不會對全球需求做出太大貢獻。基本情況是更多北京式的軟性封鎖。工廠將能開工,卡車將能上路,因此工業方面將保持良好狀態,但消費將受到限制。

近年來,習近平不再那麼強調GDP目標的重要性,去年更寫入中共的歷史決議,即GDP增長速度不再是「成功發展的唯一基準」。經濟學家認為,很可能會淡化而非放棄這一目標,而保住工作崗位將成為重中之重。

廣告

雪上加霜的是,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行業投資的低迷並無起色。本周有報導稱,在房地產開發商未能完工下,數十個城市出現購房者停供房貸的情事,銀行股本周受到嚴重打擊。

在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只有2.5%下,法國興業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姚煒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這基本上意味著今年幾乎不可能達成5.5%的增長目標,甚至4%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她說,經濟需要在下半年實現非常、非常強勁的復甦,才能達到全年增長4%。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上個月表示,如果第二季度經濟成長1%,那麼下半年需要7.5%的增速才能達到全年目標。在周五公佈數據之前,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是今年GDP將增長略高於4%。

儘管官方數據顯示GDP微幅增長,但一些高頻數據顯示經濟活動實際上在該季度萎縮。旅遊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中國公路客運量大多低於去年的水平,在每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約占10%的汽車購買量第二季度降幅超過10%。

週五的數據還透露出其他承壓領域:佔經濟一半以上的服務業,第二季度與一年前相比收縮了0.4%。儘管隨著城市放鬆封控,整體就業率略有改善,但6月份青年失業率攀升至19.3%的新高紀錄。

國家統計局在發布GDP等數據的同時發表聲明稱,「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嚴重衝擊,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它警告,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主要經濟體政策趨向收緊,國內疫情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

中國股市下午盤中延續跌勢,滬深300指數收跌1.7%,創5月底以來最大跌幅。截至當地時間15:04,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0.3%至 6.7799。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上漲0.1%。

彭博經濟學家...

中國第二季度GDP成長顯示了經濟的韌性和強有力政策刺激措施的影響——但復甦的持久性仍不確定。我們對6月份經濟活動反彈的平穩均衡感到鼓舞,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在攀升。但鑑於7月份的疫情,消費再次面臨風險。短期內,政府可能會繼續推出刺激措施以支持經濟復甦。

Chang Shu和David Qu

在上海走出3月起的嚴重封鎖且其他幾個城市的限制措施有所放鬆之後,6月消費開始改善。從數據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上海封城造成的沉重打擊:該市第二季度經濟同比收縮13.7%。

  • 6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高於5月份的0.7%,預估中值為4%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1%,5月份為收縮6.7%,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為0.3%

  • 上半年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

  • 調查失業率從5月份的5.9%降至5.5%,16-24歲人士的失業率達到了19.3%的新高紀錄

  • 6月房價環比下跌0.1%,降幅略小於5月

習近平上個月在武漢市考察調研時表示,中國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如果搞「集體免疫」、「躺平」之類的防控政策,後果不堪設想。大約90%的中國人口已經接種了兩劑國產疫苗,但只有一小部分人接種了第三劑。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較低。

經濟復甦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局控制新疫情的速度以及下半年可以部署多少刺激措施。中國一直在加大基礎設施支出,以幫助抵消增長下滑的影響。根據彭博的計算,政府和政策性銀行備好7.2萬億元人民幣(合1.1萬億美元)的資金全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採取了穩健的寬鬆政策,自1月以來一直沒有降低政策利率。週五早些時候,中國人民銀行對本月到期MLF資金進行等量續作,同時將其MLF利率維持在2.85%不變。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學家Betty Wang接受彭博電視台訪問時表示,聯儲會正在以非常激進的方式加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從決策者的角度來看,尤其是在貨幣政策方面,現在不是中國降低貨幣政策利率的好機會。

該銀行已將其對中國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的預估值從之前的5%下調至4%,理由是第二季度表現低迷及防疫限制和房地產需求疲軟帶來的風險。

包括Betty Wang在內的經濟學家週五在一份報告中說,預計下半年GDP同比增長5.3%,對2023年增長率的預估保持在同比4.2%。

原文標題

China Growth Slows Sharply, Putting GDP Target Out of Reach (3)

ANZ Downgrades China Growth Forecast On Weak 2Q Performance

Goldman Cuts China’s Growth Forecast to 3.3% After Weak GDP Data

(全文改寫)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