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63.03
    +16.12 (+0.09%)
     
  • 國指

    6,273.75
    -9.11 (-0.14%)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233
    -0.0012 (-0.02%)
     
  • 人民幣

    0.9252
    +0.0016 (+0.17%)
     
  • 道指

    37,815.92
    -570.17 (-1.49%)
     
  • 標普 500

    5,035.69
    -80.48 (-1.57%)
     
  • 納指

    15,657.82
    -325.26 (-2.04%)
     
  • 日圓

    0.0493
    -0.0005 (-0.96%)
     
  • 歐元

    8.3464
    -0.0417 (-0.50%)
     
  • 英鎊

    9.7700
    -0.0580 (-0.59%)
     
  • 紐約期油

    81.64
    -0.99 (-1.20%)
     
  • 金價

    2,303.30
    -54.40 (-2.31%)
     
  • Bitcoin

    59,645.30
    -3,353.61 (-5.32%)
     
  • CMC Crypto 200

    1,280.91
    -58.15 (-4.34%)
     

惠譽降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

中國表明今年透過加大發債等財政政策推動經濟增長,評級機構惠譽指出,隨着內地經濟由過往依賴房地產增長的模式,轉型至政府認為更可持續模式的過程之中,經濟前景面臨愈來愈多不確定性,預計賣地收入仍疲弱,而宏觀槓桿率居高不下,令內地負債風險加劇,所以把中國評級展望由「穩定」調低至「負面」,但確認「A+」評級。

財政部指未反映財策作用

中國財政部對惠譽的決定表示遺憾,透露前期已跟惠譽評級團隊作大量深入溝通,報告也部分反映中方的看法,惟從結果看,惠譽主權信用評級方法論的指標體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對推動經濟增長、進而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正面作用。

財政部強調,2024年安排全國財政赤字4.0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預算增加1800億元,預計赤字率3%,按年預算持平,此安排有助保持必要支出力度,發揮財政逆周期調節作用,穩定和提振市場信心,也有利於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政府債務風險,為往後應對複雜困難局面留出空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重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中國維護主權信用的決心和能力也不會改變。

惠譽降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
惠譽降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

確認A+評級 憂赤字債務增

惠譽今次確認中國「A+」評級,惟特別提到,內地未來數年可能因為要繼續支持經濟而加大財政力度,赤字上升和政府債務增加使緩衝減弱,導致多項財政指標惡化,現時預計3項水平在2024年會轉差,並低於同屬單一個「A」(single A)評級的國家,所以決定把其展望下調至「負面」。

廣告

報告指出,受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連同家庭消費低迷等因素,中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料4.5%,較去年的5.2%減慢,亦略低於年初預測的4.6%。

隨着增長動力降速,惠譽預期,內地將加大財政刺激力度,令今年財政赤字(納入基礎設施支出和其他官方預算活動)佔GDP比率,按年由5.8%升至7.1%,政府一般性債務(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顯性債務)佔GDP比率由56.1%擴大至61.3%,政府債務對財政收入比率更高達234%,全數較單一個「A」評級的國家為差。

對於內地增長前景的不明朗因素,惠譽認為,經濟結構轉型需時,而土地相關收入下滑,以及債務負擔高企令地方政府的財政承壓,2024年中央政府恐面臨更大的財政挑戰。

就此,財政部重申已和其他部門合作,推出一系列措施,不斷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法定債務管理,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取得積極成效。而在「省負總責,市縣盡全力化債」原則下,不同地方政府已統籌各類資源,制定化債方案,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風險總體可控。

野村:需先恢復居民置業信心

野村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最重要是讓居民相信樓價已基本見底,才能帶動買樓和借貸的信心恢復,而隨着信貸需求回穩,政府應該減低財政開支。

另一間評級機構穆迪,於2023年12月把中國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現時惠譽亦採取相同做法。對於內地當局和評級機構的看法差距,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評級機構以增長動力和財赤作量度指標,內地政府則希望透過政策穩定經濟,雙方考慮出發點不同。他又說,全球不少經濟學家都贊成在低息時加大政府負債,宏觀環境回穩兼呈升勢時則收回相關措施,成熟經濟體也有此案例,與現時內地財策相若。

對商界而言,投資中國仍是其中一個焦點,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昨天指出,即使中國評級展望遭下調,該行投資香港和內地的長期部署亦不會改變。他解釋,內地在零售、內房及中小企等領域面對挑戰,但不少中資企業及跨國公司續有良好增長,而集團在香港及內地的投資配置穩健,市場機會依然龐大。

高盛則把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由去年11月的4.8%上調至5%,第一季GDP預測從4.5%升至5%,主要得益於製造業強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