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354.14
    -170.92 (-0.98%)
     
  • 國指

    5,957.08
    -68.14 (-1.13%)
     
  • 上證綜指

    3,038.55
    +6.85 (+0.23%)
     
  • 道指

    35,333.47
    -56.68 (-0.16%)
     
  • 標普 500

    4,550.43
    -8.91 (-0.20%)
     
  • 納指

    14,241.02
    -9.83 (-0.07%)
     
  • Vix指數

    12.75
    +0.06 (+0.47%)
     
  • 富時100

    7,428.47
    -32.23 (-0.43%)
     
  • 紐約期油

    75.71
    +0.85 (+1.14%)
     
  • 金價

    2,014.80
    +2.40 (+0.12%)
     
  • 美元

    7.7951
    +0.0045 (+0.06%)
     
  • 人民幣

    0.9171
    -0.0004 (-0.04%)
     
  • 日圓

    0.0522
    +0.0001 (+0.10%)
     
  • 歐元

    8.5403
    +0.0066 (+0.08%)
     
  • Bitcoin

    37,088.44
    +64.68 (+0.17%)
     
  • CMC Crypto 200

    767.94
    -8.41 (-1.08%)
     

渾水專欄|白領犯罪的多重社會概念(渾水)

渾水專欄|白領犯罪的多重社會概念(渾水)
白領犯罪,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斯文敗類做一些犯法的行為。但在現實金融世界裡面,通常都會涉及社團操作。 (d3sign via Getty Images)

現在香港大多數人似乎都不太掌握 white-collar crime(白領犯罪)這個概念。

下載Yahoo財經APP

白領犯罪,主要指的都是金融犯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伴隨着不少金融商業詐騙行為,而這些行為,未來恐怕越來越多。各位有志向的讀者,理應多掌握這個概念。

在我 Patreon 的訂閱產品中,我獨家披露了一單社團涉及麻雀館風波,有小道消息指這涉及收數問題,背後亦牽連着「微信囡」唱高散貨被戶口凍結而出現現金周轉問題所衍生出的爭拗。這件事的細節內容,我不敢公開講,只能在 Patreon 細細聲講。

白領犯罪,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斯文敗類做一些犯法的行為。但在現實金融世界裡面,通常都會涉及社團操作。

譬如這幾天討論得沸沸揚揚的JPEX風波,那些涉嫌犯罪的KOL或網紅,就是那些當白領的角色。這個騙局當然有它暗黑的一面:譬如有位內地人希望從JPEX出金,怎料出不了金之餘,還給人打了一身;另外亦有傳有位加密貨幣KOL因而被揍。

當涉及拳頭武力,背後一定涉及社團人士。

很多涉及社團操作

所以在白領犯罪的領域,不要純粹只以為是商業詐騙、捲款而逃、虧空公款、穿櫃桶底財技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背後,很多時都涉及社團操作。

第二個白領犯罪涉及的概念,是電子化的科技犯罪。

再以JPEX為例,雖然集團詐騙手法是舊酒新瓶,但今次涉及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就算連警方和證監,也只能眼白白看着款項以科技流出海外。現在警方拘捕的都是前線檯面的人。背後的大腦,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再講另一單科技犯罪行為,那就必須提到黑客組織先後攻擊數碼港和消委會。

這兩次駭網事件發生後,你會觀察到,這些有官方背景的組織,往往不懂應對怎樣應對這類科技犯罪。他們只是覺得,現在有人綁架,自己一定不能妥協,也不會承擔責任,結果眼白白看着個人資料流入別人手中,被人「撕票」。

其實在IT世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博奕模式,但數碼港和消委會明顯很懼怕這些黑客組織,不懂正面應對事件。

要知道,若讓這些個人資料公開,後果可以很嚴重。由於歐盟有《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如果這些個人資料涉及歐盟公民,很有機會惹上官司;其他地區的個人資料也有機會是別國情報人員的資料,涉及很嚴重的國安問題。如果眼白白讓這些資料流出,很大機會對國家安全產生威脅。

有時事評論員朋友說道,這類資安案件,最好要報國安。如果香港國安搞不定,那就轉介內地國安,他們一定有更強勁的反駭系統措施,到時在以國家戰狼方式解決問題,用洪荒之力去對抗小小的黑客組織。這都好過甚麼都不做,眼白白被人「撕票」。

犯罪學裡面有「破窗效應」概念。現今數碼港無動於衷,繼後的消委會也不作為。在黑客社群裡,相信他們現已知道:香港大部分親官方組織都不懂應對黑客入侵,未來勒索行為肯定會繼續發生,無日無之。

老實話說在前頭,現在很多人移民。假若某些人的個人資料被肆意地放到網上,別國移民局、內政部可以隨意看到某些人的真實個人資料,在審批移民申請時就可以有多一重參考。這樣的話,我猜,恐怕有一些人也不太願意吧!

渾水

本欄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