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366.95
    -109.85 (-0.59%)
     
  • 國指

    6,510.37
    -44.69 (-0.68%)
     
  • 上證綜指

    3,051.28
    +2.48 (+0.08%)
     
  • 滬深300

    3,574.11
    -18.13 (-0.50%)
     
  • 美元

    7.8118
    +0.0025 (+0.03%)
     
  • 人民幣

    0.9271
    0.0000 (0.00%)
     
  • 道指

    38,798.99
    -87.18 (-0.22%)
     
  • 標普 500

    5,346.99
    -5.97 (-0.11%)
     
  • 納指

    17,133.12
    -40.00 (-0.23%)
     
  • 日圓

    0.0496
    -0.0004 (-0.72%)
     
  • 歐元

    8.4380
    -0.0674 (-0.79%)
     
  • 英鎊

    9.9360
    -0.0510 (-0.51%)
     
  • 紐約期油

    75.40
    -0.15 (-0.20%)
     
  • 金價

    2,311.40
    -79.50 (-3.33%)
     
  • Bitcoin

    69,241.16
    -1,445.79 (-2.05%)
     
  • CMC Crypto 200

    1,438.81
    -39.89 (-2.70%)
     

瑞銀報告|港樓價脫離「泡沫區」 近八年首次 風險跌至全球第6 新加坡排19位

本港樓市持續受壓,瑞銀發表《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更顯示,香港樓價自2015年來首度脫離「泡沫區」,由2022年中至2023年中經通脹調整後累跌7%,已重返2017年水平,惟仍處「估值過高區」,而且樓市庫存增加,意味短期將持續疲弱。

蘇黎世及東京仍處「泡沫區」

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全球通脹及利率上升,導致主要金融中心樓市失衡情況急劇下降。在全球25個主要城市中,僅瑞士蘇黎世及日本東京樓價仍處於泡沫風險區,分別第一及第二位,同時較去年的9個城市大幅減少;至於香港在指數中的排名跌至第6位,低於排名第三至五的美國邁阿密、德國慕尼黑及法蘭克幅,並一同處於估值過高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風險評分最高的兩個城市法蘭克福和加拿大多倫多,過去四個季度的實際樓價下跌了15%,令後者排名跌至第7位。新加坡方面,雖然實際樓價自2018年以來上升15%,但仍處於合理區,在全球排名第19位,部份原因是當地同期租金僅升約40%。

該行又提到,本港樓價於2003年至2018年間累升近4倍,經通脹調整後租金則僅升50%,但居民收入停滯不前,形容港人僅可勉強負擔到住房,以一個技術工人為例,需用20年收入才能買入一個646方呎單位。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