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24.96
    -19.15 (-0.10%)
     
  • 國指

    6,542.47
    -11.85 (-0.18%)
     
  • 上證綜指

    3,065.40
    -25.80 (-0.83%)
     
  • 道指

    38,807.33
    +96.04 (+0.25%)
     
  • 標普 500

    5,354.03
    +62.69 (+1.18%)
     
  • 納指

    17,187.90
    +330.86 (+1.96%)
     
  • Vix指數

    12.63
    -0.53 (-4.03%)
     
  • 富時100

    8,246.95
    +14.91 (+0.18%)
     
  • 紐約期油

    74.26
    +1.01 (+1.38%)
     
  • 金價

    2,374.00
    +26.60 (+1.13%)
     
  • 美元

    7.8116
    -0.0013 (-0.02%)
     
  • 人民幣

    0.9274
    +0.0014 (+0.15%)
     
  • 日圓

    0.0498
    -0.0004 (-0.86%)
     
  • 歐元

    8.4906
    -0.0095 (-0.11%)
     
  • Bitcoin

    71,260.91
    +767.45 (+1.09%)
     
  • CMC Crypto 200

    1,517.70
    +43.96 (+2.98%)
     

福特及通用汽車在策略上有什麼不同?

福特及通用汽車在策略上有什麼不同?

福特汽車公司(F)正在劃分其財務資源,並希望在汽油和電動汽車類別中選出贏家,而通用汽車(GM)則將一切都放在電動汽車上。乍一看,通用汽車的賭注看起來更好,但福特的步伐並不像最初看起來的那麼遙遠。

福特的兩個戰略部門

今年早些時候,福特將其業務劃分為兩個獨立且可以說是不平等的部門:負責電動汽車的Model e和負責生產傳統內燃機(ICE)車輛的福特Blue。6月2日,該公司宣佈在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和密蘇里州的製造工廠投資23億美元,以支持電動汽車的生產,包括其突破性的F-150閃電卡車(Lightning truck)、E-Transit電動貨車和一款新型電動商用車。為了與兩個部門的重組保持一致,福特還將投資14億美元用於傳統的內燃機驅動產品,包括新的Mustang coupe和Ranger皮卡。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福特的拆分投資看起來有點誤導。看起來這家汽車製造商在舊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直到你記得它之前在電動汽車生產和電池方面額外投資了114億美元,使福特的平衡遠遠傾斜到電動汽車方面。由於截至3月福特擁有超過410億美元的現金和有價證券,這筆支出似乎並不過分。

儘管如此,行業觀察家對福特兩部門戰略的好處仍然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這只是通過逐漸縮小Blue部門同時擴大Model e部門來最終降低ICE產量的一種方式。一旦大多數乘用車實現電氣化,該公司要麼關閉Blue部門,要麼嘗試在重型柴油和燃氣動力領域保持競爭力,同時也要專注於競爭將變得越來越激烈的電動乘用車市場。

廣告

堅持兩個部門可能是一個錯誤。福特將其重型半成品業務出售給了福萊納(Freightliner),在重型皮卡領域並沒有明確的領導地位。雖然福特似乎致力於繼續銷售其3/4噸和1噸皮卡的內燃機版本,但通用汽車已宣布計劃製造這些主力車型的電動版本。福特可能最終決定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但與此同時,該公司冒著在未來有限的化石燃料產品上浪費資源的風險。

通用汽車拒絕使用化石燃料

通用汽車的手頭現金比福特少,約為260億美元,但它在電動汽車上的投資比其同城競爭對手還要多。通用汽車已承諾到10年中期投入350億美元用於電氣化工作,其中70億美元已用於密歇根電動汽車生產設施。這家汽車製造商表示,到2035年將只生產零排放汽車。鑑於全新汽車的行業交貨時間約為六年,這只是兩個生產週期。通用汽車的一些部門將更快地實現全電動化。旗下品牌Buick在6月1日展示了一款名為Wildcat EV的新型電動概念車,並表示到2030年將只生產電動汽車。

今年1月,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y Barra)表示,該汽車製造商將在2025年之前擁有電池產能和汽車組裝能力,成為電動汽車的領導者。換句話說,通用汽車計劃在短短三年內超越Tesla。這很大膽——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通用汽車的可實現範圍內。

對任何汽車製造商來說,電動汽車投資似乎都是最好的前進道路。為了滿足即將到來的燃油效率標準,汽車公司必須銷售大部分電動汽車,這些汽車與傳統的內燃機汽車幾乎沒有共同之處。製造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車輛成本高昂;當你使用很少的共同零件並進行不同類型的研究和測試時,你將失去大規模生產汽車的大量成本削減優勢。為了保持成本效益,汽車製造商必須全力以赴。

展望未來,行業觀察家應該比較福特和通用汽車的電動汽車電池成本,並注意各自可以在單個電動汽車平台上構建多少產品。為了在這個新興市場取得成功,汽車製造商需要盡可能保持高效。

作者:Paul Stenquist

更多分析:

FAANG強者:蘋果與亞馬遜點抉擇?

應要長揸的股息王及股息增長股

不想半夜發惡夢可買的3隻派息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