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236.82
    +240.27 (+0.36%)
     
  • CMC Crypto 200

    1,406.23
    -11.65 (-0.82%)
     

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辭世 拉下鐵幕、和平終結美俄冷戰

前蘇聯最後一任領袖、也是唯一一任總統的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 周二 (30 日) 辭世,他為了推動國內政經改革,意外促成蘇聯這個超級強權瓦解,並終結美俄冷戰,以不流血的方式為世界開啟新的一頁。

俄羅斯國際傳真社 (Interfax) 和塔斯新聞社 (Tass) 都引述莫斯科院方說法報導,戈巴契夫在長期飽受嚴重疾病之苦後,已在周二晚間離世,將被安葬在莫斯科,與妻子一同長眠。

戈巴契夫出身農民家庭,從社會底層一路向上爬,直到 1985 年、54 歲時成為蘇聯領導人,1991 年成為蘇聯總統。在他主導下,蘇聯計劃經濟展開改革、並推行提倡減少政府祕密的「開放政策」,這種種引發一場政治風暴,幫助柏林圍牆在 1989 年 11 月 9 日倒下,蘇聯則在兩年後瓦解。

意外促成蘇聯垮台

在經濟方面,他下放更大權力給各地工廠主任,並授權成立「合作社」,日後成為俄國第一批資本主義者的誕生地。

著有「改變世界的七年」(Seven Year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erestroika in Perspective) 一書的牛津大學政治學教授布朗 (Archie Brown) 說:「這一切最大、最讓人意外的結果,就是蘇聯垮台。」

然而由於蘇聯計劃經濟受到油價下跌打擊,早在蘇聯解體前,戈巴契夫的支持度就已經下滑。蘇聯解體後,俄國經濟苦不堪言,在 1990 年到 1997 年間經濟足足萎縮近 40%,相當於 1930 年代美國大蕭條。

廣告

戈巴契夫曾說:「我了解,在我們這樣的社會發起如此大規模的改革,是極為艱鉅甚至危險的任務。但即使到今天,我依然深信,從 1985 年春天展開的民主改革在歷史上是正當的。」

他政治生涯中第一場重大危機,是 1986 年 4 月 26 日的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當時的延誤通報和反應過慢,凸顯蘇聯系統缺陷。

戈巴契夫 1986 年與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在冰島會面,雙方簽署禁止美蘇中程飛彈條約,被視為冷戰終結的第一槍。

戈巴契夫掌權期間與西方國家合作,幫助拉下分隔歐洲的鐵幕,促進德國統一。他與雷根共同重建美蘇關係,以及追求和平進程的努力,讓他在 1990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各國領袖悼念

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聲明表示,戈巴契夫擁有遠大的願景,並讚揚他所推動的種種改革。「這是領袖少見的行為,他擁有想像力,看到不同未來的可能性,而且有勇氣賭上整個職涯以實現。」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也說,戈巴契夫是一名值得信賴和尊敬的領袖,他在終結冷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拉下了「鐵幕」,為自由的歐洲鋪路。

英國首相強生則說,戈巴契夫在和平終結冷戰的展現勇氣和正直,值得世人永遠景仰。

更多鉅亨報導
美國消費者信心、就業數據優預期 Fed下月升息3碼可能性大增
專家:Fed有過度緊縮的風險 難以得知鮑爾所依據的通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