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1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道指

    39,118.86
    -45.24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10 (-0.71%)
     
  • Vix指數

    12.44
    +0.20 (+1.63%)
     
  • 富時100

    8,164.12
    -15.56 (-0.19%)
     
  • 紐約期油

    81.46
    -0.08 (-0.10%)
     
  • 金價

    2,335.10
    -4.50 (-0.19%)
     
  • 美元

    7.8090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日圓

    0.0483
    -0.0000 (-0.06%)
     
  • 歐元

    8.3837
    +0.0178 (+0.21%)
     
  • Bitcoin

    62,799.94
    +1,966.59 (+3.23%)
     
  • CMC Crypto 200

    1,300.72
    +16.89 (+1.31%)
     

輝達股東會明燈,電力股大漲後,下一個單飛大漲的股票會是誰?

今日台股上漲了 126 點,但成交量僅達到 4,359 億元。大華國際投顧分析師張志誠指出,這意味著技術面上雖然有上漲,但成交量卻顯得萎縮。這種情況預示著,如果下週大盤要挑戰 6 月 20 日的缺口 23,131.68 點,成交量必須比今天更大。如果成交量持續萎縮,短線的反攻在遇到 6 月 24 日的缺口壓力時將難以突破。從目前的觀察來看,張志誠認為下週臺北股市繼續上漲的機會依然存在。雖然本週週 K 線收黑,但卻留有長下影線,表明大盤在下週最壞的情況下,若跌破 6 月 25 日的低點 22,503 點,下壓力道會更明顯。但如果未發生,則指數可能會在週 K 線的下影線點數範圍內震盪。

根據技術指標的 K 值來看,KD 指標已經修正了六到七天,顯示出相對調整,這有利於未來量能再度釋放時的攻擊。然而,由於目前技術指標還處於修正期,開口未收斂,因此下週若成交量無法放大,形成技術指標黃金交叉及短期均線再度上攻的機會將減小。若成交量不足,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鴻海(2317-TW) 或聯發科 (2454-TW) 等帶動力道也不會顯現。

從另一角度看,雖然指數短期內沒有明顯上升空間,但考慮到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白熱化及聯準會各地分行行長對降息時間的不同看法,以及市場對於美國可能加息的擔憂,這些因素可能影響台股的走勢。然而,張志誠分析師認為目前台股成交量處於修正期,短期內出現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現明顯拉升並伴隨放量下壓,否則大盤持續量縮反而是一個好現象,權值股不會大幅拉動指數,投資者可以更容易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

本週機器人相關概念股表現突出
在輝達股東會後確定,執行長黃仁勳先生確定未來其公司將扮演的 AI 角色,一個就是機器人,另一個就是全球建立資料中心的趨勢,過去鴻海 (2317-TW) 集團與日本軟銀合作的 PEPPER 機器人,其協作夥伴陽程 (3498-TW) 已經率先起步。本週,陽程成為最強勢的機器人公司,股價昨日領先漲停後今日再創波新高,也帶動了其他機器人公司的上漲。今天,機器人公司如穎漢 (4562-TW)、所羅門(2359-TW)、廣明(6188-TW)、羅昇(8374-TW)、佳能(2374-TW) 等多家公司的股價都有顯著上升。從輝達股東會到今日陽程等其他機器人股的強勢表現,已經預示了這些經過整理的機器人公司將再度上攻的機會。

廣告

對於投資者,張志誠分析師建議重點關注那些已經具備製作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公司。因為目前大部分的機器人概念公司,除了較大型的緯創 (3231-TW)、鴻海集團旗下的鴻準(2354-TW) 和一些製造零部件的大型公司外,其他中小型受惠的概念公司仍處於領先反映股價本益比狀態。這是因為機器人早已開始發展,但從簡單的掃地機器人,到能行進和偵測的機器人,再到機器手臂和人形機器人的推出,這一過程在過去原本是漫長的,不過隨著 AI 過去一年與輝達新的 BLACKWELL 架構的推出,AI 機器的演進過程,有可能將會改觀。

張志誠分析師認為,真正影響機器人硬體發展速度的關鍵在於 AI 運算能力在過去幾年的跳躍性增長。未來 AI 運算能力的提升速度將決定人形機器人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速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 AI 機器人公司一旦具備相應技術能力,其股價就會迅速上漲。

在台設資料中心,電力是關鍵
從蘋果(AAPL-US)傳出在臺灣設立 AI 資料中心、包含之前輝達 (NVDA-US) 已訂下的資料中心和谷歌 (GOOG-US) 未來可能加大的資料中心,它們可能會分別位於高雄、新竹、桃園等地區。這些資料中心對電力的需求非常龐大。過去我們關注資料中心的散熱和節能,但忽略了它們對電力的巨大需求。

隨著外來投資進入臺灣,未來臺灣的電力需求將大幅增加。如果沒有這些投資,臺灣在夏季的電力需求可能不會如此緊張。這些國際大廠選擇臺灣的原因,不僅因為臺灣擁有高性價比的高科技工程師,還因為臺灣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此外,臺灣能夠提供較便宜的綠電,這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是一大優勢。微軟(MSFT-US)和輝達 (NVDA-US) 之間曾因硬體設計花費問題而產生爭論,這也反映了企業對成本控制的重視。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許多投資者應該關注臺灣的綠電發展。最近,能源公司如雲豹能源 (6869-TW)、森崴能源(6806-TW)、太陽能產業中的國碩(2406-TW) 和聯合再生 (3576-TW) 等公司表現強勢。張志誠認為這些公司在短期上漲後,應進行一些調整,但在適當的時機可以繼續關注它們的動向。未來,資料中心對電力的需求將成為重要的產業趨勢。

海運走勢
海運股方面,雖然歐線集運報價和 SFCI 的報價持續上漲,但海運公司的股價漲幅卻不大。目前,只有中遠海控(601919-SS)的股價有較大的上升。張志誠分析師建議未來要特別關注國際事件的動向,尤其是馬士基(AMKBY-US)在 7 月份計劃向合約客戶收取旺季附加費。如果馬士基能夠成功收取附加費,這將影響到其他聯盟內的公司,如長榮 (2603-TW)、陽明(2609-TW) 等的定價策略。萬海 (2615-TW) 不在聯盟內,但其旺季附加費的收取能力反而可能更好,值得特別留意。

最後,下週臺股也需要關注。由於半年即將結束,投資策略應集中在低本益比的公司上。未來最明顯的發展趨勢包括資料中心對電力的需求、新的 800G 光纖需求以及 AI 上游晶片的需求。中國大陸的 AI 和機器人產業也在迅速發展,這對市場技術面有重要影響。

採訪來源: 大華國際投顧 張志誠分析師

標題:
2024.06.28【股市帝國】古典技術# 機器人 #陽程 #佳能 ,能源拉高股先不追後,下周誰能再上? 抓對方向,獲利就輕鬆 - #張志誠 分析師 台股解盤 #大華國際投顧

LINE 官方帳號連結: https://lin.ee/tb8uXlN
ID:@morehappy1688

YT 頻道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morehappy1688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