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58 分鐘
  • 恒指

    18,399.04
    -77.76 (-0.42%)
     
  • 國指

    6,519.23
    -35.83 (-0.55%)
     
  • 上證綜指

    3,041.79
    -7.00 (-0.23%)
     
  • 滬深300

    3,566.50
    -25.74 (-0.72%)
     
  • 美元

    7.8093
    +0.0000 (+0.00%)
     
  • 人民幣

    0.9272
    +0.0001 (+0.01%)
     
  • 道指

    38,886.17
    +78.84 (+0.20%)
     
  • 標普 500

    5,352.96
    -1.07 (-0.02%)
     
  • 納指

    17,173.12
    -14.78 (-0.09%)
     
  • 日圓

    0.0499
    -0.0000 (-0.02%)
     
  • 歐元

    8.5076
    +0.0022 (+0.03%)
     
  • 英鎊

    9.987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75.77
    +0.22 (+0.29%)
     
  • 金價

    2,405.30
    +14.40 (+0.60%)
     
  • Bitcoin

    71,193.46
    +248.37 (+0.35%)
     
  • CMC Crypto 200

    1,484.07
    -40.73 (-2.67%)
     

中、美針對大數據的攤牌 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將持續數十年

【彭博】-- TikTok、微信和華為都只是前菜。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重塑全球經濟。美國總統唐納德· 川普為阻止中國一些大型企業訪問美國人的私人數據而採取的行動(將於本月生效的限制措施),是建立中國共產黨無法觸及的「清潔網絡」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該計劃涉及從5G網絡到雲服務再到海底電纜,已經對企業達成協議和地緣政治產生了影響,國家和公司都面臨選邊站的壓力。在大選期間,儘管相關行動愈演愈烈,但中國公司可以訪問哪些美國數據(如果有的話)的問題跨越了黨派界限。川普及其競爭對手民主黨人喬·拜登都試圖以「對華強硬」的候選人自居,以吸引因 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而感到沮喪的選民。

市場正在認識到這項長期風險的重要性。一份有關中國計劃全面改革其國內電腦晶片行業的報導,上週引發了一場股票大跌,一個主要的半導體指數總市值縮水1000億美元 。美國現在正在討論的問題是,是否限制中國人訪問從智能冰箱到運動監控器等所有事物的數據,從矽谷到深圳的商界領袖擔心,此舉可能導致整個全球經濟脫鉤。

互聯網協會主席Andrew Sullivan說,所有這些動作基本上都是對互聯網本身的攻擊。這是在試圖摧毀整個經濟,這個經濟是圍繞在連結的應用程序上成長的。

中國科技業億萬富翁馬雲曾經說過,在推動21世紀的經濟發展上,數據比石油還重要。為了控制數據衍生的鬥爭,可能將世界分裂成相互競爭的陣營,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意味著從烤麵包機到瑜珈褲的產品正在傳輸數據的時候。

廣告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已經思考過真正的「清潔網絡」政策將產生多大的影響及其廣泛的後果。雖然他們的做法最初遭到嘲笑,後來卻有人回心轉意。

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已經隨著美國禁止華為參與本身的5G網絡。印度已經禁止了包括視頻共享平台TikTok在內的100多種中國的應用程序,並且還與日本和澳大利亞一起發起了一項在供應鏈上進行合作的計劃,此舉被視為減少了對北京的經濟依賴。

華府布魯金斯學會政策小組的研究員Geoffrey Gertz說,互聯網現在是「地緣政治新的競爭領域」。他表示,看不到這些緊張關係在消失。這是我們必須長期忍受和應對的事情。

以美國為首的「清潔網絡」行動,已經列出了來自十幾個國家的近30家公司。到目前為止,它嚴格適用於美國的外交機構,這些機構必須具有「端對端的通信路徑,而不使用來自中國的那些不受信任IT供應商的任何傳輸,控制,計算或存儲設備」。

不管可行與否, 川普還提出了將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的想法,同時將包括華為的公司排除在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之列。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週一股價暴跌23%,此前有報導稱, 川普政府可能因與軍方的關係而將該公司列入黑名單,但中芯國際否認。

川普週一表示,「我們將結束對中國的依賴。」

儘管中國可以承受單單與美國斷絕經濟聯繫的打擊,但如果美國的盟國也與北京切斷關係的話,中國將遭受更大的打擊。彭博經濟研究在本月的一份報告指出,這種情況可能會使中國的潛在增長率降至1.6% ,鑑於其對現代技術的需求,中國的損失會更大。

中國潛在經濟成長情形

可以肯定的是,距離脫鉤還很遙遠。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還成立,去年美國跨國企業增加了對中國的投資,美國資本繼續湧入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7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230家中國公司在那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約為1.8萬億美元。

但是,美國的舉動不僅威脅到應用程序上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傳輸這些數據的硬體基礎設施也受到威脅。

字節跳動公司參與了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談判,谷歌和Facebook公司上個月放棄了在美國和香港之間建立海底電纜的計劃。中國科技巨頭騰訊是全球遊戲發行的主力,其微信應用程序經常被沃爾瑪公司和星巴克等美國公司用來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銷售商品和服務。

「比中國還要中國」

TikTok美國政策事務主管Michael Beckerman週二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說,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避開地緣政治。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宏觀經濟和宏觀政治氣候目前充滿挑戰。

川普在許多方面借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劇本。他早期擁護網絡主權,但隨著其科技巨擘崛起為全球強有力的競爭者,中國的想法已經改變。

曾在四任美國政府從事有關互聯網政策的官員Fiona Alexander說,川普「試圖比中國還要中國」,她目前在華盛頓的美國大學擔任特聘政策策略師。「清潔網絡」的理念應該推動到什麼程度,川普政府內部還有爭辯。目前也不清楚上述規範在合資企業中的適用範圍。例如,騰訊在從特斯拉到Reddit Inc.的美國企業中都有持股。

美國採取的措施與其說是保護隱私,不如說是解決自己認知中的安全隱患。川普政府內部有一個共識,即中國在讓其公民隔絕於西方媒體和社交網絡之外的同時,卻利用了開放的互聯網,美國必須為數據可能被用來作為「武器」做好準備。

美國助理國務卿David Stilwell說,所有人都必須應對經濟與安全之間的平衡問題。我們知道他們如何處理信息。他們以個人為目標,這是任何人見過的最大的國家安全機構。

北京駁斥了這些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上個月表示,美國攻擊中國公司是為了維持其高科技的壟斷地位。他指出,美國在國內和海外的大規模監視計劃先前遭到斯諾登的揭發,後者曾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承包商僱員,現在遭到美國通緝。

週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願意發起有關數據安全的全球倡議,以禁止各國政府訪問企業的海外業務所獲取的數據,以此來反制美國針對TikTok和微信的指控。他曾表示,美國的舉動是公然的霸凌行徑。

有許多國家將繼續與中國開展業務,特別是那些獲得廉價貸款以建立數位基礎設施的國家。華為為各國政府提供了一種更便宜的方式,以加快一般大眾下載資料的速度,較小的經濟體必須採取預防措施,以防止中、美兩國的間諜活動。

曾擔任鄧小平翻譯的中國前外交官高志凱說,即使你繼續敲打中國,今天砍華為,明天殺騰訊,殺死TikTok,也不能改變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總體趨勢。

解決緊張關係的一個大問題是信任:國務卿邁克爾· 蓬佩奧上個月表示,美國必須「挑戰他們所說的一切」,中國本身並沒有採取太多措施緩解外界的擔憂。中國實施的香港版國家安全法,針對的目標是支持民主的倡議者,並促使Facebook,谷歌和Twitter Inc.暫停處理來自該政府的數據請求,這最終可能會導致它們遷出香港。

Hinrich基金會研究員Alex Capri說,這是從供應鏈武器化轉向數據和平台武器化。他針對中美的科技關係發表很多文章。他說,對此還沒有太多的中長期思考,但這已經開始發生了。

原文標題

U.S.-China Showdown Over Big Data to Leave Decades-Long Impact

(增加TikTok高管的評論)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