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 小時 30 分鐘
  • 恒指

    17,743.27
    +26.80 (+0.15%)
     
  • 國指

    6,339.95
    +15.90 (+0.25%)
     
  • 上證綜指

    2,962.02
    +16.17 (+0.55%)
     
  • 滬深300

    3,457.36
    +3.24 (+0.09%)
     
  • 美元

    7.8073
    -0.0015 (-0.02%)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3
    -0.0001 (-0.12%)
     
  • 歐元

    8.3515
    -0.0064 (-0.08%)
     
  • 英鎊

    9.864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2.26
    +0.52 (+0.64%)
     
  • 金價

    2,337.80
    +1.20 (+0.05%)
     
  • Bitcoin

    61,542.15
    +886.69 (+1.46%)
     
  • CMC Crypto 200

    1,282.96
    -0.87 (-0.07%)
     

【英國首相】策略師:新首相如定海神針 選民:新首相只是劣中選優

本周,英國經歷了歷史性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前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被任命為下一任首相兼保守黨領袖。Medley Global Advisors董事Ben Emons在接受Yahoo財經訪問時說:「辛偉誠擔任首相至少是定海神針。」但同時,有英國選民認為,辛偉誠只是「劣中取優」⋯⋯(圖片來源:REUTERS)
本周,英國經歷了歷史性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前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被任命為下一任首相兼保守黨領袖。Medley Global Advisors董事Ben Emons在接受Yahoo財經訪問時說:「辛偉誠擔任首相至少是定海神針。」但同時,有英國選民認為,辛偉誠只是「劣中取優」⋯⋯(圖片來源:REUTERS) (Henry Nicholls / reuters)

本周,英國經歷了歷史性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前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被任命為下一任首相兼保守黨領袖。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辛偉誠將取代卓慧思(Liz Truss),後者在10月20日辭職前僅任職44天,她在該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下受到廣泛批評。

「辛偉誠擔任首相至少是定海神針,因為他將遵循新的緊縮政策、更平衡的預算和更實際的財政紀律,」Medley Global Advisors董事Ben Emons在接受Yahoo財經訪問時說。「我們在卓慧思身上經歷的尾部風險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下一步是嘗試控制經濟,而這確實陷入了可怕的困境。」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後不久,英國經濟開始走向不穩定,當時英國公眾投票決定退出歐盟。

市場低迷也加速了英國目前的經濟衰退。2022年3月至4月,英國通脹與美國通脹並行,但是到了2022年6月,英國的通脹超越了美國。

最近,一場毀滅性的能源危機和英鎊貶值導致許多內閣大臣和卓慧思辭職。

自2016年英國脫歐投票後卡梅倫(David Cameron)辭職以來,辛偉誠現在是英國第四任首相。

公眾情緒

隨著每一位首相上台,輿論都在惡化,市場對政治改革的反應也很強烈。

在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卓慧思的領導下,市場的波動性仍然很高。 2022年9月,英鎊兌美國跌至1980 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見1.03美元兌1英鎊。

約翰遜的領導層充斥著疫症醜聞和延後的脫歐貿易協議,而卓慧思則以450億英鎊的減稅措施震驚市場。 在卓慧思辭職後,英國債券和英鎊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44%的公眾不喜歡卓慧思。)

廣告

在《衛報》的一項調查中,一名選民稱辛偉誠為「劣中取優」,因為他在英國保守黨排名第二,僅次於約翰遜,儘管他的支持率僅為25%。

Emons表示擔心,辛偉誠領導之下的穩定可能是短暫的。

「也許不會長遠,但這樣做的好處是,至少有人嘗試實現這種可持續性,」Emons說。然而,「如果你進入新一輪緊縮政策,這意味著你正在讓經濟放緩,而現在我們很可能已在衰退之中,即衰退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

他認為,市場和經濟的長期走勢仍然「高度不確定」。

英國以外的影響

英國持續的經濟危機,導致人們愈來愈擔心,它可能會滲透到全球市場,尤其是歐洲,因為它與該國的「重大」貿易關係。

「你真的需要考慮一下德國、荷蘭和法國,它們有著重大的貿易關係,」Emons說。 「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經濟,至少在金融層面。」

到目前為止,美國債券反映出更大的焦慮和波動,達到疫情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紐約時報》報道,白宮和美國聯儲局一直在討論「英國式內部崩潰」的可能性。

「每個經濟體,真正的發達經濟體,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高通脹、高度不確定性、央行政策非常激進及經濟前景不佳,」Emons說。「那麼,英國的經濟形勢是否會表明,你實際上可以透過經濟衰退,來控制疫症和供應鏈帶來的高通脹?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也會給市場帶來一些安慰,至少這將是一個積極的結果。但我認為,溢出效應將特別針對歐洲而產生。」

撰文:Tanya Kaushal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延伸閱讀:

本地散戶傳准參與加密幣交易

亞馬遜股價盤後大跌 市值勢將跌破1萬億美元

大摩下調恒指「熊市情境」目標至12,200點

是日精選

第一位:Meta暴跌兩成半 拆解背後死因

第二位:新加坡都怕「滯脹」? 料來年GDP增長緩和

第三位:英國樓市|凶宅旁竟然有溢價

第四位:策略師:新首相如定海神針 選民:新首相只是劣中選優

第五位:樓市將步入租盤主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