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78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59
    +0.0080 (+0.10%)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626.10
    -1,198.97 (-1.94%)
     
  • CMC Crypto 200

    1,264.03
    -19.79 (-1.54%)
     

中國審計署披露政府資金使用不當問題 凸顯對財政刺激有效性的擔憂

【彭博】-- 中國當局發現,官員們允許將專項債籌集的資金或中央政府預算資金投資於不達標或已停止的項目,這引發了對於當前財政措施在促進經濟復甦有效性的質疑。

審計署在周二的聲明中表示,截至2023年底,涉及522個項目的近280億元人民幣(39億美元)債券募集資金當年即閑置或被挪用。

此外,國家發改委安排的721個項目因進展緩慢等閑置資金410多億元,其中部分項目獲得的中央財政投資和專項債資金甚至超過了計畫總投資。

這份報告罕見披露了政府資金的濫用情況,凸顯北京在有效實施財政刺激方面面臨的困難。官員們很難找到優質項目來使用政府資金,迄今為止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

不當的資金投放可能會損害中國的經濟成長前景,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家庭和企業不願支出,且中國企業開始面臨來自美國和歐洲更多的貿易壁壘情況下。

「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中出現偏差,」審計署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部分專項債項目未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報告稱,並指出這些項目很少吸引民營資本。

資金使用緩慢意味著政府正在為不能產生投資回報的債券支付利息,增加了未來債務償還的風險,也讓北京方面有更多理由對大幅放鬆政策保持謹慎。

審計署稱,國家發改委將280余個未完成可研報告審批或不符合資本金比例要求的項目納入專項債準備項目清單,財政部還將500多個缺乏要素保障甚至已停工的項目納入項目庫。

原文標題China Reveals Government Fund Misuse, Highlighting Fiscal Risks

--聯合報導 Helen Sun.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