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19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366.95
    -109.85 (-0.59%)
     
  • 國指

    6,510.37
    -44.69 (-0.68%)
     
  • 上證綜指

    3,051.28
    +2.49 (+0.08%)
     
  • 道指

    38,868.04
    +69.05 (+0.18%)
     
  • 標普 500

    5,360.79
    +13.80 (+0.26%)
     
  • 納指

    17,192.53
    +59.40 (+0.35%)
     
  • Vix指數

    12.74
    +0.52 (+4.26%)
     
  • 富時100

    8,228.48
    -16.89 (-0.20%)
     
  • 紐約期油

    78.23
    +2.70 (+3.57%)
     
  • 金價

    2,328.00
    +3.00 (+0.13%)
     
  • 美元

    7.811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71
    -0.0001 (-0.01%)
     
  • 日圓

    0.0495
    -0.0001 (-0.16%)
     
  • 歐元

    8.4069
    -0.0310 (-0.37%)
     
  • Bitcoin

    69,594.38
    -106.81 (-0.15%)
     
  • CMC Crypto 200

    1,443.70
    -2.97 (-0.21%)
     

張炳良:公私樓「六四」比例不科學

■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推新書,大談局長生涯。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面對公營房屋供應緊絀,本港近期開始有聲音要求改變公私營房屋的「六四」比例。擔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期間曾處理有關問題的張炳良,昨日在出席新書分享會時指,該比例毫無科學根據,只想帶出公營房屋比例較多的訊息,認為需要時可作修改,但政府必須謹慎處理,否則會令私人市場失控。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卸任一年,隨即推出新書《不能迴避的現實》,大談五年的局長生涯,書本亦分為「房屋」及「運輸」兩冊。他在任內曾任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主席,並召開多次會議商討本港房屋問題,當時大部分成員均認為公私營房屋比例應為六比四。惟張認為,該比例毫無科學根據,只想帶出公營房屋比例較多的訊息;他亦強調:「比例不是永世固定的,而是由社會大眾商討而訂立」,但政府必須謹慎處理,否則會令私人市場失控。 張續稱,現時香港的房屋問題嚴峻,需求及供應量嚴重失衡。他估計,本港每十年至少需要一個沙田新市鎮面積應付房屋需求,惟填海絕非是單一解決辦法,因填海需五至十年時間,故政府處理房屋問題時要多管齊下,包括增加建築高度,收回短期租約或研究繼續出辣招,壓抑樓價。政府過去曾考慮將熟地撥作建居屋,惟政府內部考慮到私人住宅樓價或會大急升,故未有接納意見。 張又憶述,二〇一二年十月的樓價較同年初急升近兩成半,故他同年七月上任運房局局長後,有意推出買家印花稅及特別印花稅壓抑炒賣,惟政府憂業主因租津及租管而加租,在權衡政策的輕重後,未有推行有關政策。雖然房屋問題亦是上屆政府的重中之重,但他坦言,即使政府當時有土地興建房屋,惟建屋需三至五年時間,在他的任內是難以解決有關房屋問題。

睇更多